郝志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嫘祖小学 444200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并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终极目标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表达。表达什么,如何表达?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的同时 又能学会在习作中运用这些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课中寻找习作的切入点,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通俗易懂,表达方法明确,所以在研究文本时,很容易“滑”过去,仅限于挖掘文本的外显价值,忽略了许多不起眼的内涵价值。我们要利用这些不起眼的内涵价值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的《穷人》一文中,学生需要掌握: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要求学生重新写一个环境替换原来的环境描写。结果学生有写夏天的夜晚,有的写春天的夜晚,还有的写星星可爱的眨着眼睛,学生的设计如百花齐放:
1、在一个美丽的大海边,有一个漂亮的小木屋。房子外面晾着一张大渔网。金色的沙滩上散落着各色的贝壳,他们寂寞的等待着小朋友的光临。
2、夜已经来临了,月亮升起来了,把清冷的光辉洒在蓝色的大海上。房子里明亮的灯光,洒在房前的空地上,那么的温馨!
我让学生把自己设计的环境描写换掉课文的环境描写,然后对比读,体会哪种描写更能彰显文章的主题?凸显他们生活的悲惨。学生在交流中明白,自己的环境描写温暖美好,能衬托出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和善良,但不能凸显悲惨的主题。通过学习作者的写法,查阅关于大海的资料,同学们重新修改自己的环境描写。这是他们修改后的精彩片段:
1、这是个百年不遇的严冬。寒风吹着响亮的口哨尖叫着,抓起一座座浪山,砸向礁石,发出阵阵怒吼。海湾浅水区,已经结了一层冰了,面积还在扩大。大雪紧紧裹着这片小房子,向这群苦难的人们展示他的淫威。
2、那门完全不能称门,就是几块被海水浸泡的发黑的烂木头,横七竖八的被钉子钉在一起。不费什么劲儿,就能看到屋子里只有一个关闭着的,熏得发黑的,破烂不堪的蚊帐耷拉着。桑娜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墙角蜘蛛刚做的网,正被风震的摇晃起来。
经过一轮的训练,学生都能为自己的主人公精心搭建华美而合适的舞台,让他闪亮登场。
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技能,学和练必须有机的结合才够完美。
二、挖掘事件的原型人物及事件,学会设计创作。
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那么,作者真的看到那么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吗?作者经历了什么?又是怎样根据事实,改编事实,精心设计构思这个故事的呢?
我通过查资料了解到,那是1845年10月,安徒生应格洛斯顿城朋友的邀请,去过圣诞节。他看到热闹非凡的街道尽头,一个中年妇女背着孩子乞讨,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还一根火柴也没卖出去。安徒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他可能想起了自己穷苦的童年,也想起了自己乞讨长大的母亲,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引导学生把实际事件和课文进行对比发现:实际事件就是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卖火柴,一根也没卖出去。而构思设计后,为什么要设计小女孩划三次火柴,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把时间设计在圣诞夜?通过讨论得出: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惨。如何体现悲惨呢?因为没有什么会比一个五岁的孩子,大年夜里还在卖火柴挣饭钱,饿的靠划火柴幻想烤鹅,冷得幻想火炉,孤单的幻想死去的奶奶更悲惨。因而,作者设计的每件事,每句话,都是为突出“悲惨”这个中心服务的。学生谈了很多,最后总结得出:文章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把事件复述出来。
我紧随其后出示一个实际操作环节,围绕自己设定的主题,为人物设计情节:
1、放学回家,看见妈妈已经准备好了饭菜。
2、看见清洁工正在拣排水沟里面的垃圾。
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先确定自己的主题,然后根据生活实际筛选事件并设计创编。
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篇篇佳作脱颖而出。为了突出妈妈对自己的爱,有的学生设计,妈妈生病住院,身体还很虚弱,针还没打完,给医生请假回来给他做饭,还辅导他做作业……有的学生写自己生病了,妈妈如何着急,如何照顾自己。
更有一个学生,因看到一个清洁工天热时被附近的店主喊到店里休息喝茶,加上平常见到他们扫地捡垃圾的事,创编了这个表现清洁工人们工作辛苦。
经过一段时间的去粗留精,学练结合,完整的展现了一篇优秀习作从无到有,成长的全过程。学生在布局谋篇的能力上,更上了一层楼。
三、抓住人的外貌描写,为塑造人物品质润色。
抓住人的外貌刻画,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一斑窥豹的作用。课文中有不少经典描写,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开头的一自然段,作者大量着墨于王熙凤的头、颈、身几处,刻画出了凤辣子的雍容华贵,泼辣狡诈的形象。我随机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学着写写身边的人的外貌。
我给的词语是:“土豪、学霸、可爱…… ” 也可以自己确定主题。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经验,融入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如:
1、他四十多岁,满脸油光,腮帮子的肉都鼓起来了,左手拿着一瓶红牛,手腕上还有一圈黑色的木珠子。脖子上一条手指粗的项链,着实耀眼。右手拿着手机,大声地,老子连天的调侃着。
2、她微微发胖的身体上,一件合体的黑西装,端庄又干练。一张经过修饰的脸上一直挂着笑。
学练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方法,并潜移默化的在习作中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方法有很多,于省略处补笔,精妙处工笔,结尾处续写,文章情节改写等。方法虽多,但只有学练结合,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