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段培树
[导读] 随着我国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高中生生物能力方
        段培树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36800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高中生生物能力方面提出了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时,高中生思维正在不断发展,对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处于萌芽期,自我践行的意识处于可塑期,在遇到一些生命现象、生物问题时,缺乏足以应对和解决的能力。对此,教师有必要在贯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在逻辑培养的基础之上,探索当代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评价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生物学科,更加着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转变“填鸭式”教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授之以渔,教授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将生物学知识和生活进行有机融合,从而轻松而高效的掌握生物知识,提高生物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
        2014年,我国的教育部门在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之后,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它具体的定义和内涵就是希望教育者能够在各种教育环节当中,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并使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在对学生开展相应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给他们相关的知识之外,还要对他们的各种能力进行培养,如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等。本文所分析的高中生物这一门科目带有比较强的科学性质以及自然性质。除了向他们传授相关的学科知识之外,教师对他们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点掌握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关的教师要认识到这门学科的教学应更多地融入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关心关注自然社会义务的内容。
二、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素养培养的良好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实验知识,针对教材中某个特定的生物现象合作设计实验,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教师可组织学生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针对问题作出合理假设,再根据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最后各组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其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奥妙及乐趣。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增强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掌握探究的基本过程,提高彼此之间合作及创新的能力。除了实验室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在校内外开展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观察、动手为方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二)推进探究式教学
        自新课改提出后,新课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方面的培养,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例如:老师在进行“生物进化的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现实最新的案例带入课堂。比较在治理石油污染时是传统的除污方式更好,还是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工程菌的除污方式会更好,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此外,教师还可以亲自带学生去学校内的绿化带,测量细菌的含量与室内细菌含量的不同,从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物进化的作用。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封向环保部门献策的信,向他们建议,应该怎样开展城市污染的治理工作。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能够广泛地查阅资料,从而关心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三)以概念为载体创设活动,在互动中渗透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关联。要知道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生所面临的是升学压力,因为学习基础的不同,导致每个学生的学习心态也会有所不同。为此,当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可以从基础的概念教学入手,结合趣味活动,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生物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学《细胞的分化》这一内容时,为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细胞分化的概念,认识细胞分化的特点,可以运用所学的干细胞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白血病等热点问题。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就“人的血细胞寿命很短,又失去分裂能力,健康人的血细胞数为什么不会随之减少?白血病的治疗为什么是给患者捐献骨髓,而不是输血”这一话题为内容进行活动探讨,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就自己的见解进行表达。通过小组讨论为学生引入细胞分化这一生物概念,从而让学生在理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对生物知识有一个深入掌握。
        (四)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们将理论联系实际生活来开展生物教学,其实就是将实际生活当中涉及到的生物知识与教材里面的知识点进行融合。这种教学方法能同时将理论知识点以及实际内容的重要性同时予以展现。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的生物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很多生物的概念都源于生活。因此,将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展开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到有关于脂肪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将肥胖的原因编成一个小故事,说给学生听,以便在他们的脑海中构建知识体系。
        (五)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情境教学
        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建构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知识。例如,在教“对藻类植物的观察”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寻找相关的藻类植物带到课堂中来,然后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藻类植物的观察。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是有根植物还是无根植物?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可以形成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团结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改革教学方法,改善综合能力
        如果能够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融入目前比较新型的一些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等来开展具体的教学,那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改善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例如,在对学生的学科能力进行培养时,在讲到人体细胞的时候,教师可提出人体细胞生活环境的问题。我们每天都会摄入PH值不同的食物,那么我们体内的酸碱平衡又是怎样维持的呢?教师可让学生主动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以便能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
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得到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就要让教材内容生活化、形象化,从而发挥生物课程学习的育人价值。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知识服务生活、创造社会。通过民主化教学过程的开展,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发挥自身的长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凤丽.谈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华夏教师,2018(36):52.
[2]邹建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思考[J].教书育人,2018(35):75-76.
[3]邹欢.浅谈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63-164.
[4]崔龙梅.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学习[J].中学生物教学,2018(22):30.
[5]谢蓓.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