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兴伟
云南曲靖罗平县第二中学 655800
一.2020年云南高考理科分数线与各科贡献值关系的分析:
假设考生的每个学科的成绩达到理想化的均衡,每个考生的量化分都为22分,不考虑政策性加分等情况。
1.从分数线角度分析:2020年云南高考理科一本线535分,本科线440分,从高考成绩的百分等级的角度分析一本线、本科线和各学科的贡献值间的关系,要达到一本线在高考中百分等级约为76%左右,要达到本科线在高考中百分等级约为43.5%左右。
2.从上线率角度分析:云南2020年理科考生为160835人,理科一本人数为34756人,一本上线率约为21.61%,理科本科人数为92035分,本科上线率约为57.22% .从高考成绩的百分等级的角度分析一本线、本科线和各学科的贡献值间的关系,一本百分等级约为78.39%,本科百分等级约为42.78%。
3.取上面两个百分比平均值:达到一本线的百分等级为约77.2%,达到本科线的百分等级约为43.1%,大约相对应的分值统计如下表:
.png)
从一本线到本科线,所有科目中语文分数下降值最小为8分,理科综合分数下降值最大为47分,几乎接近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差值之和(54分),单从此角度看理科综合是最能拉开分值差距的科目。
二.2020年罗平二中高考理科成绩分析:
以320班(实验班)、314班(普通班)为例。320班语数外321分(一本线)及以上有7人,理科综合193分以上有10人。320班有7人上一本线,其中一人理科综合为198分,其余6人都是200分以上。从一本分数线线、320班一本人数看,320班理科综合成绩还算不错。320班语数外(本科线)在267分及以上有55人,综合146分以上有45人,本科人数53人,说明对于本科的贡献理科综合是严重不足的,本科人数与理科综合达标的差值为8,从没有上本科线的13位同学来看,只有一位同学理综达恰好150分其余都低于146分,这13位同学的综合平均分只有130分。314班没有人上一本线不做分析,语数外三科总分(本科线)在267分以上的有13人,理综146分以上有16人,314班本科人数是11人。314班11人上本科线,其中理综最低的120分,其余学生都在165以上,说明314班理科综合对考生上本科线是有贡献的。
三.加强对理科综合的重视,原因以下几点:
理科综合测试是多学科的综合考试,具有“广而深、构思巧、要求高”的特点,它往往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理论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全面的模拟现实,对考生的要求更强调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
1.理科综合总分多300分,占比高考总分的40%(除量化分)。
2. 罗平二中2020年高考普通班的理科综合平均分130左右,实验班163左右,总体平均分139.1分。说明我校综合成绩较差,发展空间大,从各科平均分的得分率看: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分别是66.7%、52.0%、53.3%、46.3%,如果理综的得分提升到数学的得分率52.0则得分为156,提升值为17分。
3. 理科综合试题所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考试是多学科交叉,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知识的考查,综合性较强,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是训练有素的话,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成绩。
4.综合与其他学科相比一个很大的特点,多数的题目都不是确定的知识考点(如数学立体几何必考、导数必考、解析结合必考等,可以采取针对性的训练)且知识面广,这样增加了复习和训练的难度,很难采取像其他科目的针对性的训练,所以需要分配较多的时间。
5. 综合是多科的综合测试,综合考试是多个科目的配合,这有别于其他学科,一科不好必然影响整体。
6. 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一方面极度紧张、另一方面如何合理分配时间使得综合成绩最大化都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基础越差的学生面临的困惑越多。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综合成绩之间的差距会随着复习的进行进一步拉大,我认为基础好的学生随着复习的进行更容易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会更有效)、对于综合考试的时间安排会更合理,也就越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基础差的学生则反之。
四.发展理科综合几点建议:
1.多学科针对性的制定教与学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过程从接受知识为主转向以学习知识为载体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学生学习知识从以书本知识为主转向学好书本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实践能力。
2.罗平二中的学生基础较差,建议从高一年级开设生物课程,这样到了高三学生较容易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生物成绩与基础较好的学校的学生的差距会拉得较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生物成绩,另一方面有利于在理科综合考试中腾出较多的时间完成化学、物理部分的试题,有利于理科综合成绩的整体提升。
3.认清物理、化学、生物各个学科的特点,合理调整应试策略,进入高三年级后从学校层面加强理科综合测试的训练。
五.物理备考的几点建议:
1. 团结一致,智慧共享。
2. 注重物理思维的培养,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3. 注重解题技巧和速度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跳跃性,因为在考试中不可能让考生有足够长的时间去解答一个题目,对于考试有的题目花很长时间做出来的意义是不大的。
4.不能认为近几点考过的知识点或方法就不再考。(对比高考试题可发现)
5.学生的成长老师无法替代,考试是学生的事,我们老师也无法替代,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提升。
6.要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避免过分地陶醉于自己精彩的讲解中,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精彩绝伦的时候也恰恰是霸占和掠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7.特别要说明的一点:注重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如函数思想、函数与图形、三角函数、二次函数、导函数、立体几何、平面几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