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萍
广西梧州市下廓小学 543199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单位联合在全国倡导开展的一项青少年科普活动。据实践证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学校科技辅导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
一、营造创作氛围,激发参与热情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科技创新活动的行列,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科技辅导员要充分利用标语、墙报、版报、广播、电视网络、展览会、讲座等宣传形式来营造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浓郁氛围,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二、争取校长的支持,博得同行的协作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必须要赢得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同行的鼎力协作,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科技工作更是如此。因此,科技辅导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善于与校长沟通。在决定要开展活动之前,要向校长多请示、多汇报,让校长了解、支持你的想法,这样校长就会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对科技工作有所部署。如涉及到经费问题,还要作详细的经费预算报告交校长审议。
(二)善于把校长请到活动当中。邀请校长参与活动,让他感受活动的氛围,体验活动的全过程,争取在行动上再次赢得校长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三)善于与同行团结协作。辅导员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把科技工作干好,必须发挥集体的智慧,要与科任老师团结协作、齐抓共管,把科技活动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才能使科技工作取得实效。
三、建立领导机构,组建兴趣小组,创建活动阵地
辅导员要做好方案,建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科技教育活动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资源和师资情况,组建精干的、别具特色的兴趣小组。并要想方设法给科技活动一席之地,积极创建科技活动阵地。如:创建生物园、实验室、科幻画创作室等。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科技阵地里按计划、有部署地开展各种科技实践研究活动。
四、聘请校外辅导员和邀请家长参与
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学校科技辅导员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果能聘请校外科技辅导员对学生所选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将大大提高作品的科技含量。另外,还可以邀请高素质的、对科技创作有浓厚兴趣的家长加盟活动,也将会对作品的创新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如:荣获“厦门市首届优秀发明革新”评奖活动一等奖的作品“单手拆信封”就是在拥有六项专利的家长的指导下,研制成功的。只要我们善于调动各种社会力量,这将大大促进科技教育活动有效持续地开展。
五、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敢于联想、寻找创作灵感
灵感是创作的源泉。那么,科技辅导员该如何引导学生捕捉创作灵感呢?
——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如:“可防尘鼠标”的发明,就是小作者在家中玩电脑时,发现鼠标使用不灵活,而激发了他制作防尘鼠标的欲望。
——从学习生活中捕捉。
如“简便国旗插扣”的制作就是小作者在学校参加升旗仪式时,观察到用绳子拴国旗,极不方便,而萌发出创作简便国旗插扣的灵感。
——从自然现象中捕捉。如:“戴眼镜的人在雨天里骑自行车的防护”就是小作者在雨天骑自行车遇到困难所萌发的灵感。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报刊、广播、电影、讲座、展览、会议中收集资料,寻找创作的源泉。总之,只要辅导员善于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敢于联想,就一定会从困难或不便中受到启迪,就会发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六、定主题、议计划、选方法、搞创作
捕捉到到创作灵感后,就可以围绕主题,根据“五性”原则(即教育性、普及性、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议定活动计划。并按照如下方法组织开展创新活动:
(一)添加法。在一件物品中添加另一种物品。如:“可防尘鼠标”就是小作者发现鼠标的滚球接触桌面粘上灰尘、又把灰尘带到传动杆上,导致鼠标使用不灵活这一故障原因后,采取在滚球上添加限位件限制滚球的运动,防止灰尘传到传动杆上,从而达到防尘的效果。
(二)削减法。在一件物品中,取消某一部分。如:“多孔菜刀”。小作者为了方便妈妈在切菜时,不用不停地把粘在刀上的食品拨下再切,而尝试在刀面经常和食品接触的地方均匀分布地凿开98个孔,减少刀面与食品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能方便快捷的完成切菜工作的目的。
(三)变型法。改变物体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把它变成另外一种物体。如:“方形西瓜”、“多味瓶干”、“音乐闹钟”。
(四)联想法。从某个事物产生的结果,想到事物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利用氧化碳能溶解和释放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特点,研制成“人造血”。又如:改良酸性土壤的“水泥肥料”。
(五)效仿法。模仿某个物体的形状,结构、制造出另一种物体。如:鲁班模仿茅草边缘的小齿,发明了“锯”。又如:模仿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各种性能、角度的球型,发明了“乒乓球发射机”。
(六)取代法。用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物品。如:“新型环保鞋垫”,就是利用干丝瓜纤维可吸汗防臭的特点取代布、皮等材料,而研制成一种新型的环保鞋垫。
(七)倒反法。把一件物体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里外、颠倒过来,把它变成另一种物体。如:“吸尘器”,它的前身是“吹尘器”,由于吹尘器把灰尘吹得满天飞,很不卫生,于是,人们就把“吹尘”变为“吸尘”制成了现在的“吸尘器”。
辅导员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灵感,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方法,同学们就一定会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有价值的、科技含量高的作品,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网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网文章:《指导学生制作科技创新作品的方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带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