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教学法在智障儿童语言认知课堂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向东红
[导读] 多感官教学是当前教学领域应用于智障儿童教学的重要方式,智障儿童作为特殊的学习人群
        向东红
        湖南省娄底市特殊教育学校   417000
        摘要:多感官教学是当前教学领域应用于智障儿童教学的重要方式,智障儿童作为特殊的学习人群,智障儿童的教学效率相对于正常儿童更难提升,多感官教学经实践证明是提高智障儿童语言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多感官教学法;智障儿童;语言认知课堂
前言
        多感官训练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患者的视、听、触觉,使患者的多感官(眼、耳、口肢体)受到信息的刺激,有助于患者去吸收,去体验,从而全方位地开发包括体能、识别、感官等潜能。智障儿童受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的影响,他们的感知机能 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学中更加需要更多种感官协调运用,积极调动智障儿童的感官功能。
一、多感官教学法在智障儿童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
    智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所接收到的知识都是语文学习中最为基础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对智障儿童的认知障碍有一定了解,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教师所教学的内容要符合智障儿童这一年龄阶段认知的知识。
(二)智障儿童的意识发展
每一个智障儿童的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都不一样,每一个儿童的思维活跃度也很不一样,这使得教师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教育目标,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需求不衔接的情况常常存在,对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实施有不利影响。
二、利用多感官教学法提升智障儿童语言教学有效性
(一)营造教学氛围
如何上好小学的语言课,是个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原来以为小学的课最好上,谁知接触久了,越来越感觉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原来上好小学的语言课有那么多的学问。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好语言这门课程,教育教学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教师去深思,去探索。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认识到,小学语言教学不应该满足于对生字词、语法的概念化解释和程序化分析,那样只会使教学内容平淡、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这门课称重学习中来,使他们原有的兴趣和信心很快丧失殆尽。加上智障儿童的认知缺陷,教师需要营造积极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趣味化的课堂下学习。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
(二)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愉快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很重要的。语言是学生跨入学习王国的第一步,激发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就爱学习,这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开展愉快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比如说,以学习优惠券激励学生学习,也许有老师或家长会担心,这样做的话,学生不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学习了,不好吧?但是学生为了得到“☆”,他们会在学生全程中很好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这是难能可贵的。“学习优惠券”把智障儿童学习纳入了全程学习评价中,对学生的学生态度及学习习惯进行全程管理。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学习更认真,更细心了。这是自己和自己较劲的事情,可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又比如说“学习进步小奖状”,鼓励学生将奖状作为自己进步的纪念。或凡是得到“学习进步小奖状”的同学可以改做其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得到更多的奖赏。同时,如果学生得到“学习进步小奖状”后,如果积攒了多张后,在学期结束时给老师,会有意外惊喜哟。比如,可以在老师这里兑换到签名的优秀语言课外读物、可以在学生的爱心超市中兑换到自己想到的奖品等,这样就把学生即时的功利目标,慢慢地转换为一个缓慢的、长期的目标。
(三)教学设计新颖化
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抽象的概念对于智障儿童来说相对正常儿童要更加难以理解,而多感官教学可以让儿童获得更加愉悦的体验,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让智障儿童更加积极主动探索环境,儿童在各领域的潜能被更加充分激发出来。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瑞说过:“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我做到了,也就理解了。比如说教师在向智障儿童教授《理解反义词》这一课时,由于反义词在语言学习中相对来说更加抽象,为了让智障儿童更好地理解反义词的含义,教师可以为智障儿童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充分调动智障儿童各种感官。比如说:看一看、比一比两条不同尺子的长短,比较一下手机铃声的大小,尝一尝红糖和,味道,提一下同体积棉花和石头的重量。 在感知探索中,智障儿童获得实际的体验,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信心不断增强,语言能力得以发展。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学习评价的目的是更加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小学语言教学课堂评价要形成多元化评价原则,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情况上,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培育学生缜密的数学学习思维。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是课堂中重要的一个角色,尤其对于智障儿童而言,多感官教学有利于儿童更好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有利于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 同时,教师要注重与儿童的交流,不断汲取教学经验,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章勇.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智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J]. 现代特殊教育, 2018, 000(011):68-69.
[2]颜慰欣. 智力障碍儿童音乐课堂上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 科学咨询, 2018, 615(12):122-123.
[3]胥姗姗. 让语言缺陷智障儿童在数学课堂中学会"说话"[J]. 神州(上旬刊), 2018, 000(031):178.
[4]刘全礼. 关于我国特殊教育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 现代特殊教育, 2018, 000(005):28-31.
[5]林少娟. 浅谈智障儿童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 中国残疾人, 2018(4): 59-59.
[6]彭瑜. 情绪绘本教学对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