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伟
贵州省金沙县石场乡幼儿园 551808
摘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今后所从事的是幼儿教育方面工作,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广大的幼儿,而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是一名合格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开展科学化与系统化的舞蹈基本功教学,全面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方式转变
引言
幼儿教育当中舞蹈教学对于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是幼儿教师所必备的技能。因此幼儿教师在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同时要提升自身的舞蹈能力。但是目前在进行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因素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可见,对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质量提升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舞蹈教学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前教育中开展舞蹈教学,可以使幼儿在学习舞蹈知识和欣赏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提升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进而对幼儿思想品质、价值观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舞蹈作品通常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引起幼儿共鸣,以此来陶冶幼儿的情操和心灵,对其道德行为进行规范。由于舞蹈与生活十分贴近,大部分舞蹈可作为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在学前教育中开展舞蹈教学,更好地体现出舞蹈的艺术性、生活性和自然性,使幼儿在学习和观赏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舞蹈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活动,教师在舞蹈教学中与幼儿实现有效的互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为幼儿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就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基本功学习来看,其存在着 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等等。
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教师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舞蹈基本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要想保证舞蹈基本功教学质量,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点,只有学生认识到舞蹈基本功学习的意义以及方式,才能够努力克服舞蹈基本功学习中的苦累,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舞蹈基本功。
(二)丰富舞蹈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在面向学生进行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不仅要进行现代舞的教学,同时要进行民族舞,古典舞,拉丁舞等舞蹈的教学。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舞蹈种类的形式和特点,方便学生在进行舞蹈编排和设计的过程当中融入多种舞蹈元素,从而达到提升舞蹈编排质量的效果。同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为学生留有时间进行练习和小组编排,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完整掌握,调动学生的学习舞蹈和编排舞蹈的积极性。
(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等,全面提高教学效果。情景式教学法,即通过教学材料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景,利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将故事情节代入,针对舞蹈表达的故事情节的具体描述,寓情于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使其能够掌握具体的舞蹈动作。游戏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最为适合,可以提高幼儿对舞蹈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合作教学法需要幼儿相互合作来完成具体的舞蹈动作,对于幼儿来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高职院校开设舞蹈基本功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使其在可以胜任于今后的工作。所以,教师在开展舞蹈基本功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专业舞蹈演员的差异,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的贴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舞蹈基本功教学活动务必坚持"因材施教"这一基本原则,从而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学习需要,保障舞蹈基本功教学质量与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对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质量提升进行研究。目前很多院校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课程安排较少,以及课程时间较少的情况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丰富幼儿舞蹈教学内容,增强幼儿舞蹈理论知识学习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等方法,来进一步提升高等职业学校幼儿舞蹈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俸雨.舞蹈教学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02):194+196.
[2]黄俐.浅谈如何提升幼儿舞蹈教学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9,39(03):210+232.
[3]黄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信息化的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