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红
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七中学校 黑龙江 铁力 152511
摘 要:当前,我国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对教学活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说明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融入核心素养的基本观念。本文从核心素养入手,针对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了简单分析,包括其中出现的问题和配套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对于孩子来说是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初中阶段的学生相较于小学阶段而言较为成熟,往往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但是这段时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老师和家长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在这个时期,如果没有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较大的影响。老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1 教学构建方向
1.1 学生方面
1.1.1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所以老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利用学习方法掌握更深层次方面的知识,提升综合的素质,为核心素养的形成做好铺垫。
1.1.2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后,老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掘学习过的知识,对其进行探究和思考,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
1.2 教师方面
老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反思的工作,改变教学模式,将主体让给学生,让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思考,多提出疑问,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一定差异,老师要加强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参与进课堂当中,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2.1 教师专业素养方面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中,要加强对核心素养的重视,这就需要老师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帮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当前大部分的老师专业能力不能达到标准,教育水平不高。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讲授时,不能很好地融入核心素养,而导致实际的教学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合。
同时,我国在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很多老师还在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核心素养方面不是非常重视;还有很多老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不对知识进行扩充,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阻碍。
2.2 教学模式方面
在当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中,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还在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在进行着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阻碍,教学效果也就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
3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3.1 激发学生的理性精神
要想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解放思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真正的教学活动开展中,老师可以利用教学情境的方法,对学生的理性精神进行一定的锻炼,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举个例子:初中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中,有一章的内容是“网络生活新空间”,这章内容相较而言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老师在对此进行教学时,可以建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培养核心素养。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在进行教学之前让学生观看《网络时代》的视频片段,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看完视频能了解到什么,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能感受到什么变化等问题。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展开教学。比如学生回答了网络购物更加便利,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个作为出发点,向学生询问网络购物当中的乐趣和其中遇到的问题,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辩证思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进课堂当中,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中,掌握知识,培养理性精神。
这种教学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实际的生活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提升理性的精神,有效地培养核心素养。
3.2 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相关法律知识,以便学生在遇到各种情况时可以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解决,了解我国的相关法律,进而提升核心素养。
举个例子:初中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的课本中,有一章的主题是“做守法的公民”,老师在对这节进行讲解时,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读课本的内容,做到能够大致掌握,然后从导读中的案例入手,展开教学。导读中的案例主要讲的是一位中学生赵某拿刀劫持小学生,并将小学生的财务抢走,从而被判刑。老师可以在学生进行分析之前,根据案例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分析。比如:“你认为赵某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你觉得赵某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如果你是那个小学生,你会怎么办?”等等,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老师按照学生的回答,找出存在歧义的部分进行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答案:赵某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触犯了我国法律,需要受到一定处罚;然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学生一定要先向警察寻求帮助。在讨论过程中,经常会有想法不统一的情况,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想法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3.3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核心素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所以初中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要想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就一定要对政治认同这一素养加强重视。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融入时政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政策等等,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关心国家发生的大事,以此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举个例子:在初中三年级的课本当中有一节主要讲的是“和谐与梦想”,这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我国的基本情况,包括我国的国情和基本的制度政策等,帮助学生树立国家意识。老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好课本的内容之后,还可以讲解相关的时政新闻,让学生的学习能够与时俱进,培养时政认同感。在进行时政新闻讲解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概括。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政治认同。
4 结束语
在对学生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需要老师革新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还需要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法制意识的培养,以此来形成核心素养,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道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再探——基于统编教材及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 [J].基础教育论坛,2019(31):37-38.
[2] 张荣义.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策略 [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84-85.
[3] 雷洁康,王吉平.初中学生自主发展素养培育探析——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2):66-68.
作者简介
姓名 :刘志红
出生年月 :1975.10.16
性别 :女
民族:汉
籍贯 :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镇
最高学历 ?:本科
职称 ?:中级
研究方向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改
邮编 :152511
单位 :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七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