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学生一个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 —— 浅淡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石翠花
[导读] 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为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
        石翠花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      511300
        
        [摘要]: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为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管理的最高价值是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参与,开发学习潜力,展示学生的个性,引导每一个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本文从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合作和发展方面阐述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建设。
        关键词: 自主  参与  班级   管理

        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为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管理的最高价值是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参与,发学习潜力 ,展示学生的个性 ,引导每一个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参与、合作和发展。学生自主管理.就是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求得全体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我首先是发挥集体的凝聚力吸引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主参与主人翁的精神;其次是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由“叫我做”逐渐转变为“我要去做”的自主管理观念;最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竞争或反思,激发学生自身教育的再塑潜力,进行自我突破,自我拓展,自我完善。
    一、发挥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参与是前提。没有参与就没有活动,班级管理也是师生双边的互动活动。一个班级是性格迥异的个体组成,作为班主任首要的是把他们拧成一团,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在开学初,我往往都会这样说:“同学们,你们好,老师很高兴在这么多学生中与你们相聚,这是我们的缘分。大家是否能和老师一起,共创一个优秀的集体?”对此,学生的回答往往一致:“当然希望啦!”有时我还会出一些问卷,调查他们的笔答如“以后你如果犯错了,你会希望老师怎么处理?”“当集体需要你时,你会怎样想?怎么做?“,”老师不在时,你会帮忙管理班级吗?”… …他们的答案都不会让我失望,这与其说对学生心里的了解,更不如说是对学生的责任心的培养。这样,发挥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在思想上处于自主参与管理的位置。
    记得一次大扫除活动中,学校树木因多枝被学校的花匠砍了大半,这样一来,我班的环境区就变得狼藉不堪了。但正当我走到环境区时,我愕然了,只见几位同学正在扫一些数落的树叶,原来是赖敬彬和余泽豪这两位同学把那些大树枝拖到了垃圾车里。他俩还在拖着树枝,来回几次,他们从不叫苦、不怨累。他俩可是班里的后进生,然而在集体需要他们时,却不易容辞地贡献自己。他们忙碌的背影是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
    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了所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神,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
    二、学生合作,提高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
     合作是保障。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如果所有的事日日班主任“一手办”,哪怕就要焦头烂额。真可谓“班主任工作是个筐,什么问题都要往里装”。自从我把管理的指挥棒交到学生手中,班务事事有人管,人人参与管理,处于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就说早晨到校收作业,每天有两名同学值日,我称他们为“小老师”,检查交作业情况,检查是否抄他人作业补,作业或是改正作业。好的要及时表扬并登记为“学习之星”中,没有完成作业,要被惩罚,并由“小老师”实施追踪到位。值日组长则轮流负责检查每次打扫卫生、保洁情况及工作态度,对于积极参与、认真负责的也同样登记到“卫生之星”。其他“纪律之星”、“体育之星”也是这样管理,最后负责的“最高领导人”进行两周总结一次。就这样,同学们就处于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环境中学习,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管理班级,借集体优势弥补着个人之缺陷,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越是“放弃”自己的“权威”,自觉服从集体意志,让学生合作管理班级,那么,实际上已在学生心灵中牢牢地建起了自己的真正的威信,我不用再做“保姆”了。我们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不管就达到了。
    三、学会反思,深化发展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意识.
         发展才是目的。放手让学生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说,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幼嫩或柔弱的一面,这就需要班主任去指导、组织,想办法让学生克服。如有些学生干部出现“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邪念,有些会在其他同学面前“滥用职权”,给同学“下马威”而导致失信。我经常会对淡化这些班干部“统治”的行为,而强化他们服务的意识。
        在一次班干部选举会上,我让学生先自荐后选举。当同学们投完票,班里就出现了以下的一幕;班里一贯打抱不平的刘裕廷同学大声说;“早就知道颜宇轩失败,真是自讨苦吃,不要脸!”原本宁静的环境一下子被打破了,颜宇轩同学刹那间满脸通红,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一向成绩优秀,是班里的才子,可以说课堂上没了他,便会失去色彩。因为这样,他在班比较“趾高气扬”,有时在课堂上乱插嘴捣乱气氛,同学们越来越不喜欢他。这下气焰被灭了,难道不伤心吗?我先吩咐学生们分小组讨论、评议,然而把他叫到教室外因势利导,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让他正视自己的缺点。他深深地问了我一句:“老师,我还有机会吗?”“有!”我肯定地说。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还是选他担任学习委员,之后,他的一切态度完全变了,不那么自大、自私,课堂上的纪律变得更好,一心为同学服务,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学生的思想观念需要培养,良好的集体舆论影响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与工作质量。反思让学生们克服了个人的心理偏差,懂得认识自己,也学会了关心他人和班级,深化了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
    “管死学生”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教育目的是影响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发展学生。自我管理。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应给予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个性发展自我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集体建设的导演和演员,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发展个性。
        
        参考文献:
        [1]龚孝华. 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5):125-128.
        [2]郑学智. 做一个人会“偷懒”的班主任[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2G63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