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付晓龙1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付晓龙1 邵怀振2
[导读] 摘要:建筑物在建造是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通过混凝土材料筑成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
        1.身份证号码:37078519930825xxxx
        2.身份证号码:13058219900309xxxx
        摘要:建筑物在建造是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通过混凝土材料筑成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而这些混凝土结构非常容易在建造过程中和建造后出现裂缝。一旦出现裂缝就会使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而建筑物最终完成应该是能够满足工程的基本性能的,这其中就包括安全性能。所以,建筑工程的相关建造人员及企业应该严格的准备好建筑工程的前期工作,保证参与建筑物建造使用材料的合格。同时,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需要用许多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避免在建造过程中出现裂缝,以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出现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满足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还要满足方便性与美观性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结构正在向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如何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研究,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
        1.1容易产生裂缝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相对较大,造成裂缝出现的概率也随之增高,逐步成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严格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加强管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由于混凝土在体积增大之后,会受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则内部水化热累积的情况也越发明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进行放热,如果无法有效的进行保湿操作,很容易产生温差效应。相比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控制裂缝的过程中要求更高,如果裂缝破坏较为严重,无法有效的对其进行修复,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2施工工艺复杂
        现场施工环境较为复杂,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养护温度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保证混凝土搅拌、振捣等各个工序的施工细节,另外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以及材料种类的多样化,也导致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更高。
        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前期准备阶段
        建设工程项目在进行之前首先要在对建设工程做好充分的分析,要根据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建筑构造,根据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合理的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和隐患,进行了合理分析,进而完成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在完成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之后要根据设计的内容对建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筛选,选择适合建筑工程构造的建筑材料。在进行这一过程时一定要对参与投去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主要的原材料沙子水泥钢筋的质量一定要有所保障,只有对材料进行很好的把控了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承重能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在施工阶段,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要进行合同制,参与建造建筑的人员都需要签订一定的手续。同时还需要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秩序的管理,要按期的进行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通过对施工质量的保证,建筑材料的合格检测,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
        2.2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彻底的清理,清除其表面的杂物,避免对浇筑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通过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或整体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做好浇筑过程的控制,避免出现施工缝,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稳定性。

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应控制在300mm-500mm,每层之间的浇筑间隔不宜过长,确保小于初凝时间,提高结构的牢固性。如果因受到外力的影响而造成浇筑间隔过长,超过了初凝时间,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需要在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将振捣棒布置在卸料位置与坡脚位置,并根据混凝土浇筑面积的增大及时调整振动棒的位置,获得更好的振捣效果。此外,在完成浇筑后,需要对模板两侧进行泌水处理,并使用排水设施将多余的水排出。
        2.3混凝土材料配比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主体依然是混凝土材料,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无法有效的进行配合比的控制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另外除了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之外,还需要依照大体积混凝土的方案要求、设计标准等合理地进行配合比的控制,并且加强施工前的试验。通常而言以混凝土的耐久度和强度为衡量的标准。在配合比确认时需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反应进行抑制,让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难度降低,还需要注意合理的使用新材料,比如说粉煤灰,矿渣,水泥等。这在提高混凝土性能方面帮助较大。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注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
        2.4振捣施工技术
        通常而言,依照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合理的选择振捣设备。通常可以采取斜插入或者垂直插入等方式保证振捣器插入点的分布的均匀性,在进行振动时需要对插入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使用快插慢拉等方式,保证振动频率的稳定性。在分层浇筑时,振捣器插入深度需要控在50厘米以上,让分层间隙减少,在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振捣区域混凝土或者模板碰撞,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
        2.5混凝土温度控制的要求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后,对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温度,越是高的建筑物其封闭性是非常强的,所以就更容易产生温度变化,所以就会产生裂缝。一旦出现裂缝情况,就会对工程产生极大影响,工期会延误,施工人员可能会受伤,最重要的是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所以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要预防这种破坏就要做好温度的探测,通过对混凝土不同层次温度的测试,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养护工作。保障材料的质量。
        2.6做好混凝土养护
        一定要注意加强高强度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完成浇筑振捣之后,通过土工布进行覆盖,加强洒水,依照湿度、风力、外界温度等特点合理的对洒水量和水质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确保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获得一个较好的环境。在操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压实工作,可以使用专用的设备,其次需要注意加强保湿和涂刷涂料的使用,避免水分快速蒸发,另外还需要注意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状态进行监测,可以进行温度监测点的设置,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差,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温度控制。
        结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必须根据其施工特点掌握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对施工中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有效的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磊.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46-147.
        [2]邵国钦.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19-20.
        [3]王双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世界,2017(6):13-15.
        [4]马传宝.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低碳世界,20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