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刘义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义1 宋迎彬2
[导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高支模技术施工,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1.身份证号码:13118219841104xxxx
        2.身份证号码:15042519880905xxxx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高支模技术施工,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但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较大,施工工艺和应用范围也有严格的标准,需要相关人员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最佳施工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在现阶段社会大众对建筑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建筑质量环境等与以往相比都必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同时就是在当下可用于建筑建设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此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该技术的开展和实施相对比较困难,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并且对于工艺工序等都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在具体施工中存在工艺以及技术上的问题,非常容易在工程建设中遗留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所以在现阶段必须做好对工艺技术的研究分析,改善优化相关技术工艺,有效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1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具体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利用模板、钢管等材料进行施工时,使其按照一定科学合理的结构组合起来,以达到完全利用其自身承载力的目的,而且根据相关文件的定义,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场所通常是高度超过8m,或者跨度超过18m以上的混凝土构件浇筑施工。这种方法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既节省了建筑施工材料,也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及确保安全。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高大建筑物施工所必要的。
        2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流程
        2.1施工准备流程
        工程开始前需要先完成相关施工方案和施工材料的制定和选择,这是工程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来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高效的方案设计,以此来满足既定的工程要求和目的,方案的设计结果还应与实际施工场地的大小相适应,以保证方案的实施,选材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同时在工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所以作为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全面细致检查各相关材料的性能质量,只有在满足标准后才允许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保证整个支架系统的安全稳固。
        2.2施工模板安装
        辅助线和模板之间的安全稳固也存在直接关系。特别是顶框安装时,应按梁线铺设管道,并用一些特殊材料支撑,这样可以使建筑更稳定,同时还需要严格规范钢筋绑扎方法,从而为工程整体质量提供有效保障。严格规范各个操作步骤,保证操作规范有序。在经检查不存在任何问题后,才允许开展后续浇筑施工,且在浇筑完成后,还需要评估混凝土的凝结情况,在凝结完成后再开展后续清洗作业。
        2.3施工模板要求
        模板管理在整个高支模建设中极其重要,它能够为整个工程建设做出有效帮助,所以在具体工程图制定时,严格参照相关标准要求,统一标准,精确制定各环节的参考值和标准值,为工程建设提供最为准确的指导。同时在安装时必须保证整个安装顺序的合理科学、规范有序。梁、板安装时,先安装底模,再安装侧模,充分保证整个梁板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固性。此外,在施工中必须强化细节管控,尤其在混凝土施工环节,需要全面细致的检查相关步骤,保证各环节不足的规范有序。
        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3.1高支模安装环节
        高支模的安装过程包括多个环节,施工人员应注意各环节的安装过程,施工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正确操作方式,以便更好地操作,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质量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

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整个模板体系的稳固性,还需要做好底板加固,严格依据标准来验收各环节质量,杜绝出现接口处松动等问题。同时因为整个支模结构体系复杂,混凝土必须在结构强度达到预期标准和要求后,才允许进行相关拆除作业。
        3.2高支模验收环节
        高支模支架设计规划工作对于技术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必须保证相关设计规划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经验,同时还需要做好与相关施工人员的商讨,在遵循标准规范和经验的基础上,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规划设计。验收工作的开展也直接关系着工程的具体进度,出现问题时,必须进行处理和修整,这就会导致工期延长,所以必须尽快在项目完成后做好对相关项目的验收,及时排查和处理问题,减少在这一方面的影响和损失,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设计方案来明确相关标准规范,为质量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参考,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3.3混凝土浇筑与高支模的拆除
        浇筑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或汽车泵输送到模板架顶部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一方面高支模的模板要防止因长时间暴晒而变形,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以防高支模因为施工材料的问题而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也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min一次,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7d龄期应实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1次。重点的监控部位主要有杆件的变形和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的状况,监测时需查看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连接扣件是否松动,支撑体系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高支模在使用完毕之后,还需要进行拆除工作,而且高支模的拆除也有时间以及顺序的要求。这是因为高支模这种支撑体系在拆除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按照拆除程序一步步进行。首先要确定混凝土的强度达标,其次是做好杂物的清除工作,做好以上两点才能开始拆除工作。拆除时承受高支模立杆荷载的楼板需在高支模施工直至模板拆除后,下层楼板的支撑体系方可拆除,对跨度大的部分可以从中间开始拆除,拆下来的配件要有序放好,以便再次使用。
        4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4.1加强对安装支撑系统的规范管理
        支护体系关系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固,必须严格规范化管理,认真检查,特别是支护连接的检查,杜绝出现任何连接不牢固情况,尽可能排除所有安全隐患。除此以外,在具体建设安装中,必须强化支撑系统的管控。同时作为相关技术施工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和施工水平,将质量问题的出现率降至最低,为整个工程有序合理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4.2对设计方案进行严谨严格的审核
        设计方案直接关系着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具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与工程的进度和安全性密切相关。在审核设计方案是需要完全结合既定的标准规范,在保证设计方案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完善,排查和改善其中的缺陷不足。同时,还能够通过当下先进技术来实现对设计方案的全面验证,比如通过bIm三维建模技术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高支模技术施工,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作为相关单位必须明确该技术在应用中的重点要点,并结合相关施工情况来排查优化在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不足,及时对其进行改善优化,充分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价值和作用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榕炜.试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19(04):100-101+108.
        [2]程先文.浅议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05):27-28.
        [3]徐嘉锐.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08):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