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32819901114XXXX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近些年,在我国高速发展下,推动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现阶段,我国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今天,我们就简单的阐述一下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在施工中的作用,以及在施工中的重要意义,从建筑工程变形缝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要点,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入手,简析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最大限度的发挥施工变形缝的作用,并且避免其弊端。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技术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变形主要包含有抗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等内容,结构变形缝有效的保证了建筑质量,其是我国房建施工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技术。
1变形缝的危害
在目前来看,变形缝的危害主要可以分为2个方面:第一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很多的建筑中,都会出现变形缝,既然是缝隙,就具有一定的空间。所以很多出现了变形缝的建筑,都会出现室内漏风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夏天并不明显,但是到了冬天,就会直接影响到房屋的温度,让房屋的温度急剧下降。在北方地区,如果变形缝出现在暖气附近,那么经过这种长时间的冷风吹动,很可能导致暖气出现炸裂的情况。这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非常的不利。第二是会导致危害的出现。变形缝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建筑本身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让建筑原本的安全性开始逐渐下降,当变形缝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墙体脱落等现象的发生。
2变形缝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1伸缩缝
第二种结构变形缝的出现主要是伸缩缝,这种结构变形缝也被称作为温度缝或者热胀冷缩缝。从名字上就能知道,这种变形缝和温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出现的主要原因目前来看有2个。一是温度的变化过大,在很多的地区,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温度的影响,因此当昼夜温差过大时,材料都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导致出现结构变形缝。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东北尤其常见。随着这种热胀冷缩现象的反复出现,对于建筑工程的破坏是非常大的。在严重时,不仅会出现结构变形缝还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墙体脱落等现象。这些都是不能避免的。二是温度的极致超过了设计的标准,在很多时候,一旦温度达到了极致,那么就会对建筑产生巨大的破坏,因此,很多建筑在设计时都会考虑到温度的极致情况,但是温度越极致,需要的保护措施就越多,而且价格也越高昂,往往开发商根本不能满足这个标准。例如在东北的漠河地区,往往会出现–50℃的极端天气,这种天气下,对建筑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最终导致伸缩缝的出现,想要避免这种现象,难度非常大,而且很多的情况,也并不是开发商能够承担的。所以,这种结构变形缝的治理比较困难。
2.2防震缝
通过设置防震缝,可以把具有不规则结构、复杂形体的建筑物分成具有规则结构、简单形体的建筑物。防震缝的设置目的是提升建筑物抗震性能。防震缝高侧一般采取双柱、双墙建造模式,从基础面沿着全高进行设置。防震缝要将建筑物基础一直到建筑物顶面都断开,并且要从建筑物全高中贯穿。防震缝最小的缝隙尺寸要在50~100mm之间,两侧运用墙体把建筑物分为几个独立单元,独立单元间要保证结构刚度的均匀和体型的简单化。
2.3沉降缝
沉降缝,从字面意义我们就能大概知道,这是因为建筑物会产生沉降而设置的变形缝,更深一点说,是因为建筑物会产生不均匀的沉降,一个建筑物由于构造的不同,同时地面的构造也不同,会使得建筑物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这种不均匀的沉降会损坏建筑物的整体性,也会破坏建筑物原有的结构,使建筑物产生裂纹甚至坍塌。
因此我们设置沉降缝,从水平方向把建筑物分割开来成为不同的单元,这样即使产生沉降对周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也是很小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物之间的联系不会那么大,产生影响的时候也会很小,进而保证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和安全。一般我们设置沉降缝宽度为最小30mm,最大120mm。
3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的施工要点
3.1柱模板施工的变形缝的技术要点
在进行变形缝边柱模板的施工,按照施工工艺,首先我们需要熟悉图纸,确定柱子的尺寸和位置,然后进行防线确定柱子的现场位置,后续模板按此位置施工。在进行模板搭设的时候,首先我们先将除了变形缝那一侧之外的3侧模板全部搭设好,在此搭设过程中,我们同样不需要采取什么加强措施,我们只需要在施工时将柱的箍筋进行加固。直到我们将模板校正好之后,然后我们在对变形缝那方的模板进行搭设和安装,并且是模板与水平面垂直的情况下同时和与之相邻的模板相互垂直。在模板外侧,增加撑条对柱的模板进行固定,同样的,我们需要钉入圆钉使得模板和撑条结合固定在一起,并且钉入的钉子不能完全钉进去,要保证至少有5mm外漏,以保证拆模板的时候我们方便进行。关于柱的模板的搭设,在搭设的时候,我们需要使柱的底面和梁的模板在同一水平面上,与梁相交的部分,以梁的模板的搭设为准,柱的根据梁的走。对于柱的变形缝的撑条之间的距离,我们一般最小为10cm,最大间距设置为20侧面。在设置撑条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撑条的位置要避开拉结栓所在的位置。对于变形缝的螺栓开孔,我们需要用加长的钻穿过柱身来进行开孔。在我们完成梁和柱子的模板的加固工作之后,需哟载统一做一次协调加固工作,使得模板完整结实,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拆除模板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将模板和撑条内的钉子取出来,然后去除撑条和模板,最后对变形缝的模板就行拆除。
3.2梁模板施工技术
在铺设完成梁底模板之后,需把梁底模板固定起来,然后才能合理铺设变形缝的侧模板。一般需把两侧模板的位置准确设置,才能继续安装撑条,使模板能和撑条保持垂直,然后在撑条的位置上加设圆钉,这样能让撑条与模板间保持固定相连。模板撑条的设置需结合梁截面位置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撑条的间距,使间距维持在10~20cm左右,而梁截面需要保持为30cm×30cm×60cm。同时,为了保证模板刚度达标,需把撑条的间距保持在20cm左右。
3.3凝土施工
在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一个重要组成,要依照要求实施每一个混凝土浇灌步骤,从而保证浇灌质量。在对建筑工程的墙和柱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同一位置墙和两柱进行浇灌时,要确保每测浇筑高度都不超过50cm,并且要采取交替浇筑[2]。在混凝土浇筑梁时,要先对变形缝一侧梁进行浇筑,之后再对另一侧梁实施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两侧浇筑高度在20cm的范围之内。采取交替浇筑主要是为了把保证模板两侧受到均匀的力度,以免受力不均造成模板出现变形、位移等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中,都存在结构变形的情况,因此,结构变形缝的施工技术也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团队常用的技术内容之一。但是就目前来看,结构变形缝的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的结构变形缝,其处理的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上述内容,希望我国的建筑工程团队能够谨慎的参考,全面的提升结构变形缝的施工技术,更好地解决结构变形缝引发的问题,保证人们更好的生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结构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这些情况都需要全面的注意,否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想要更好的使用,就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李治国,焦雷,葛寨辉,等.车站底板变形缝渗漏水治理技术[J].施工技术,2016,45(3):68~72.
[2]肖林,张弘.浅论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的改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