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三象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机电一体化属于新兴概念,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常态下应运而生,既包括传统机械技术,又兼具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科技,并朝着工业生产制造各个领域渗透。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持续在混凝土机械、土方机械、起重机械等施工建设过程中累积实践经验,为尽早得出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践行机制奠定基础,这也为本次研究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安装技术
1、机电一体化的特征
1.1 机电一体化概述
从机电一体化的名称可以判断,它是机电产品的结合体。通过科学的手段将机械的功能转化为电子设备,使人们能够在电子设备中控制整个机械设备,提高效率,减少人力的浪费。在过去,可能一台机械设备需要一个人来完成,十台需要十个人来完成;但是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一个人操作十台机械设备,人力也就从十个人减少一个人,而且不用到处跑去调试机器,坐着就能掌握全局。就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它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它主要应用于计算机、传感器、接口、机械、电子等技术领域。它将二者融为一体,按照各项目的比例合理配置需求,实现高效、高水平的发展。
1.2 机电一体化与建筑工程的联系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建筑工程所需的施工人员越来越少。与传统建筑工程不同,机械化设备在当前社会建筑行业占据首位,从而推动了智能建筑的发展。虽然建筑行业已经引进了大量机电一体化设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还处于发展初期,因此,推进机电一体化进入建筑业,可以有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建筑业技术水平,保证建筑质量。
1.3机电一体化对建筑工程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经济水平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机电一体化的实施相较欧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也是缓慢了许多。机电一体化则是“机械的机械”,机械提高了人员操作的效率,机电一体化提高了机械的效率。因为机械设备单体操作结构复杂,流程繁多,由人力直接进行操控,旺旺会出现精确度不高的现象,所以由机电一体化掌控机械设备,能够实现安全高效,简单可控的操作,因而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
2.1安装远程处理机
在建筑工程电气设备中远程处理机尤为重要,可以保障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稳进运行,为此需率先布置 PRU(上行伪随机序列),将其安置在机房或其附近,用以监控空调机组自动化运行情况。同时,要连接水位信号、照明控制、水流计量等系统,在安装远程处理机时预留输入、输出接口,用以日后建筑工程调整设备安装结构,通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可以 20%~30%为标准预留 RPU 接口。
2.2敷设自动化系统
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计划、承建能力、质量标准,采购优质专用导线敷设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在系统内设定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基点,敷设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通信线路、流量计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等,避免线路交错、冗余、互相干扰等现象的出现,同时在发挥设备各自功能的同时,也能降低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发生几率。
2.3安装输入、输出设备
依据施工设计图纸确定输入、输出设备安装位置,严格遵循相关设备安装规范、出厂要求等践行安装技术。例如,施工技术人员在安装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管流量等设备时,应避开管道焊缝、管道开孔焊接处及边缘,在蒸汽放空口、出风口不应安装下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等,继而保障电气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并发挥自身能效。风阀箭头、电动阀门等输出设备需与建筑工程管线水流方向一致,为确保能保持正常输出状态,需采取试验、模拟等措施,对其输出动作进行观察、调节,保障相关设备安装合理,可在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发挥积极效用。
2.4安装监控系统
相较于传统建筑工程设备安装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具有方便检修、运行高效、安装便捷、故障可控等优点。其中,为确保可预见电气设备潜在故障,需在设备所在体系内安装监控系统,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性和自动化,将监控设备安装在水管型温度传感器、通信线路等关键监管位置,设置预警参数,将监控设备与中央控制室内中央处理器连接在一起,对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施行二十四小时无人监管,一旦相关设备触发监控装置,将会发出预警信号,并在第一时间传至控制室与技术人员手机中,同时锁定故障位置,以便技术人员及时检修,控制并解除电气设备运行故障,保障设备安全、稳定,凸显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应用价值。
2.5弱电设备安装
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弱电设备作用的发挥、安装质量的提高,能够发挥建筑工程的实用价值。在安装弱电设备时,应从以下两点着手:(1)结合火灾报警系统、布线系统等设备的安装需求,做好电缆数量、规格的检查工作,确保弱电设备符合要求。(2)在技术规范、专业人员的引导和配合下,有计划、针对性的安装弱电设备,及时处理安装问题,提高安装质量,满足用电要求。
2.6调试
机电设备有别于别的设备的主要原因是机电设备没有经过负荷实验就直接出厂,因此在安装之前应该对机电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安装的准确性。第一,机电设备一般都是二手设备,新施工之前就拆卸、安装过机电设备,很难保证第二次安装的使用性能。调试人员需要在开始之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的合理发挥。第二,在调试的过程中做好规范化指导,编写设备调试报告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有理有据,编写人员在掌握现场资料和数据。对于调试过程中记录涉及到数据,为保证调试的科学性合理性,对调试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做好记录和被备份,与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标准对比。如果数据有误差和缺陷,找出缺陷部分编写到报告中区。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及时编写到报告中去,以保证信息的完整。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3.1向全信息化方向发展
信息化时代下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只有在机电一体化基础中融入人工智能,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通过合理控制理论基础,并引进多方面的思维形式,最终达到全信息化的目的,这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全信息化后,能够体现出智能化优势,其通过与人工智能、运筹学、模糊定量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全面发展,与当前人们开始重视模拟人类智能技术、模糊数学以及混沌动力学等领域,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逐渐向全信息化方向发展,并体现出“全息”特征,显著增强其智能化应用效果。
3.2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在此背景下,机电一体化发展应当注重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如此才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机电一体化的绿色化方向发展,主要是指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在进行设计和制造及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不会出现污染环境的情况,绿色化发展可以使得产品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不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绿色化发展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全面优化了工程结构,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对人力资源投入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资源的浪费,使施工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建造出的建筑质量与相关要求相符合,有效提高了企业在社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宋书荣.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0.
[2]熊德彬,王浩磊.简述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调试方法[J].安装,2020.
[3]黄秋明.建筑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电动机的调试方法探讨[J].江西建材,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