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理念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晶晶
[导读] 摘要: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
        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  北京  101400
        摘要: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双重发展,水资源破坏的情况愈发严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对人们生活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此要意识到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依据多年的实际经验,研究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改进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连接江河湖泊配置水资源,做好水功能污染总量控制,推进水利和惠民工程。将新的管理思想和和谐理论应用于现代水资源管理,旨在提高现代水资源管理效率,节约资金,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水资源管理;和谐理念;新思想;问题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生产的关键。解决水资源矛盾需要科学管理。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需品,应用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十分必要。近年来,现代水资源管理的新思路层出不穷,对水资源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针对当前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思想、新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并合理利用水资源,能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对我国现代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现代水资源管理的和谐理论,为今后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
        一、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当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不严格、协调不畅、权责划分不明确、整体管理过程较为混乱等问题。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执法。这些都严重削弱了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二)市场配置不合理
        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资源价格体系,但在农村地区并未得到有效发展,造成农村的水价低于城市,对用水行为没有约束,进而造成水资源浪费[1]。
        (三)落后的管理技术
        现代水资源管理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我国大部分水资源管理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一些区域性技术无法有效实施,导致实际管理效果难以提高。
        (四)不合理的考核制度
        许多水资源管理者对工作态度十分消极,主要原因是在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完善考核机制,以保障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人们节水意识不强,
        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我国逐渐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但可用水资源总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产生缺水问题。除缺水问题,还有水污染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水资源管理,在节约用水的同时控制水污染。
        (六)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水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且执行力度低。为了适应现在社会发展需求,必须要制定明确的、实用的水资源管理法。
        二、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
        (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提倡资源的良性循环使用,也就是水资源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和人类活动相协调。为了协调发展水资源和区域经济,我们进行了区域水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区域差异问题。在水资源利用中,要清醒的意识到水资源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积极倡导科学利用水资源,为了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并预防区域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须考虑地域水资源使用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管理和高效利用[2]。
        (二)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
        近年来,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日益严重,因此引入相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按照“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标准进行水资源管理。
        (三)有效联通河湖水系。
        河湖水道的连通是改善水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为了提高水资源控制水平,建立引、蓄、排等水利工程,才是可靠的手段。
        (四)水利利民。
        现如今在中国,仍有近2亿农民面临饮用水安全问题,许多水库达不到安全标准,大量居民生活在蓄滞洪区。面对严峻形势,要尽快落实水利建设规划。


        1.定期维护或更换水库的水阀,以确保水库的防洪能力;
        2.实时监测水质,确保居民饮用水质量安全,保护水源环境;
        3.加大农业水利建设投入;
        4.大力保护水土,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5.做好蓄滞洪区的移民安置工作[3]。
        三、和谐论理念的应用
        (一)论和谐观
        1.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允许分歧的存在,和谐地处理不和谐的问题;
        3.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和可持续战略,尽力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间的问题;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和谐发展;
        5.从总体上看,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和谐理论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体现
        1.保持人与水的协调发展;
        2.宣扬人与水和谐共处理念;
        3.科学控制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和污水排放;
        4.将水资源利用纳入系统研究;
        5.正确处理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三)和谐理论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
        随着水资源问题的逐渐严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也体现出来了。通过研究和谐理论,可以协调人类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解决各种水资源相关问题,为可持续使用水资源奠定了基础。对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人、水和谐指标的研究,获得系统的方法在现实中评估人与水的和谐度,掌握水资源管理要点。
        2.水资源管理的和谐模式
        在管理水资源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冲突及矛盾,例如,人和人、人和水等之间的冲突等等。这样和谐理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按照和谐理念,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本节以人水和谐为基础目标,分析了制度、地域和部门,提出了人水和谐的内在含义,建立水资源管理的和谐理论模型。以该模型为参考,从而制定更具体的管理策略[4]。
        3.水资源协调配置模式
        自从出现水资源管理概念后,对水资源配置研究层出不穷。然而,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区域或部门内部的水资源配置,考虑各种因素和内部配置方法,但是缺少对区域之间、部门之间水资源配置的研究。对此,可以建立“人水和谐配置模型”,不仅将水资源利用的各种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了,还重点考虑了人与水的和谐关系,更符合当前水资源管理的要求。
        4.河流配水协调模式
        一般来说,河流会跨越多个区域,但河流中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确保河流正常运行,必须控制水资源开发量。但每个地区都想得到更多水资源配置,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要解决水资源配置问题,就要考虑各地区的利益,合理配置水资源,使各地区保持用水和谐。
        5.控制水污染和谐论模式
        水资源管理既要控制用水量、水质,还要控制污水排放量,这就要利用和谐理论概念,将各利益主体的污水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污染总量。对此,将污水排放总量控制作为管理目标很重要,使用合适的污水处理办法,建立水污染控制模式,为控制水污染提供技术支持[5]。
        结论:
        在当前的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现代水资源管理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人水和谐理念也是最新的管理思想,也是和谐理念的衍生。因此,在水资源管理的后续过程中,我们需要践行相关理念,持续研究水资源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更好地改变我国目前水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利用不足的问题,进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佑喜.浅谈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理念[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0):54-55.
        [2]郭旭宸.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5):38.
        [3]董润萌,衣爱明.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时代农机,2018,45(05):41.
        [4]何凡.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与和谐论理念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1):152-154.
        [5]杨兵.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