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设备维修如何更加高效管理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杨德明
[导读]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单位的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实行了一些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措施,使设备维修管理更加的高效,并且对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单位的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实行了一些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措施,使设备维修管理更加的高效,并且对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设备维修 高效 闭环控制 故障预判
        Abstract:In this paper,in view of the situation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units and existing problems,the implementation of some effective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easures,so that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re efficient,and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Keyword:equipment maintenance  efficient  close loop control  fault prognosis
        数控设备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是现代科技的物质载体,企业既要合理地选购设备,正确地使用设备,还需掌握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可靠性工程、摩擦磨损理论、修复技术、机械和电子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做好日常设备维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达到优质、高效、低能耗和清洁生产的目的。
        一、目前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1、设备种类繁多
        目前我单位有数控设备90余台,设备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类型数控机加设备(例如大型数控镗、数据立车、数控龙门铣床、多国进口五轴高速铣、进口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国产数控铣、数控车、数控切割机等),特种设备(例如美国成型拉伸机、特种工艺生产线等),环境试验设备(电磁振动试验台、大型环境试验箱等),设备的数控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也很复杂(例如西门子、海德汉、发那科数控系统,西门子、AB PLC等),还有普通设备150余台,其中包括各种普车、普铣、普镗、刨床、下料设备以及各种焊机等等。
        2、故障率高,维修难度较大,维修周期较长
        由于设备使用频率高,使用年限较长,虽然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了保养,但设备进入故障高发期的现状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数控设备还是普通设备维修起来难度都是很大,导致维修周期有时较长,故障停机直接影响到单位的生产任务。
        3、生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设备使用率高
        由于单位发展形势较好,单位的生产任务比较繁重,而且有时要求任务时间紧迫,所以设备使用率很高,设备故障率也就随之频发,而且设备出现故障时,生产车间急需维修人员尽快恢复设备,对维修周期也要求尽量缩短,这就对设备维修技术能力及维修管理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设备具体情况,为了能够更好、更高效的对设备维修进行管理,顺利高效到位的保障科研生产任务,笔者经过对设备维修管理的分析,结合本单位的设备具体情况,近期实施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办法,相对提高了设备维修效率,缩短了维修周期,降低了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二、设备维修高效管理措施办法
        1、实施24小时设备保障
        为最大化降低设备停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顺利保障单位生产任务,实行24小时设备保障服务制度。由管理者带队,技术人员轮流值班的形式进行,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第一时间提出解决方案,节约维修时间。
        2、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根据单位的设备现状分析,不难发现,设备维修难度较大,所以对维修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近期笔者在单位内部组织并开展了技术交流研讨活动,每周一次,部门内技术人员轮流讲解并分享自己在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故障解决办法和经验,并与其他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讨论,这样不仅使每个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更多的维修案例,总结更多的经验,还可以使大家通过交流作以技术延伸,让技术人员理论水平和维修能力都得到提升,具备了更强的技术储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3、设备维修状态的闭环控制
        通过建立“单位报修保障群”、“保障维修群”“保障班组长群”,可以针对故障设备的报修,及时作出响应,并将设备维修进度及时在群里进行反馈,以及通过大屏幕等形式动态显示设备状态,管理人员可随时根据维修进度做出响应,以下为闭环控制流程图。
 
        4、预判设备故障案例分析
        经过对以往维修记录的查看,有些故障属于长期积累导致,这些故障都比较严重,影响面积大耗时非常多,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月,对生产任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长期积累导致的故障就好比人的慢性疾病,刚开始有一点症状的时候觉得没什么,时间长了就有加重甚至癌变,这个时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治疗,而且治疗的效果还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单位要求维修人员对设备定期巡检,尽早发现并预判故障,然后及时解决,将可能引起大故障的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1)以XX6513数控镗床为例,介绍如何进行预判性维修
        XX6513镗床是2004年购买设备,其主轴最高转速1000转/分钟;采用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最大镗孔直径500mm;最大加工范围(X\Y\Z行程)2500*1600*1500mm。在近期巡检时发现,系统监控画面里Z轴移动时的平滑电流过大,最大可以达到30%,并且机床运行一段时间后电机温度接近50°。这些指标都大大超出正常值,经过仔细检查,发现Z轴的滚动导轨轴承已经损坏,立柱在导轨上移动的状态已经不完全是滚动,而是有一部分滑动,增大了相对运动的阻力,如果不进行维修继续使用,不但会对导轨产生不可逆的损坏,还会伤害功放、电机等电气配件。通过更换配件、维修调试,机床Z轴的各项指标恢复到了正常值。4天的维修短期耽误了生产,倘若故障一旦扩大,有可能就要耽误1-2个月,而且无法保证设备能否恢复到使用状态,所以这样的预判性维修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2)以ARES三坐标测量机为例
        ARES三坐标测量机是2004年购买设备,测量精度为(6+7L/1000)微米;最大测量范围(X\Y\Z行程)1500*1000*800mm。在巡检时发现,系统偶尔无法正常加电,x轴偶尔无法回参考点,但都不频繁,仍然可以使用。经过检查和分析,由于长时间使用,3me控制板板运行不稳定,而且x轴光栅尺表面涂层部分脱落。由于配件购买周期长,因此申请更换了3me板和光栅尺,设备至今一直正常使用。如果等到设备完全损坏的时候维修,那么势必因为配件周期而延长维修时间,耽误科研生产,此次预判性维修充分抓住提前量,在设备有损坏苗头的时候就进行维修,为科研生产顺利进行起到了真正意义的保障!
        三、总结
        设备维修的目的是实现设备正常运转,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因此第一要务是快速反应,做到随时保障。要利用质量认证的机会,从根本上改变设备管理和维修模式,将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实现全员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笔者单位生产任务饱满,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提升人员综合维修的技术能力,创造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练好技术内功;同时,在做好现有设备维修的基础上,拓展产品维修业务,目前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计划在未来外场设备巡检和维修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交大昆明机床有限公司.数控镗床TK6513机械说明书
        [2]意大利CROOD3测量公司.三坐标测量机ARES电气说明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