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鄢志华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伴随而来的是更高的出行要求,因此,加强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身份证号码:36252319811202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伴随而来的是更高的出行要求,因此,加强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将该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工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让人们的日常出行更方便、快捷。
        关键词: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应用
        在交通运输工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运输过程中的运力紧张和交通拥堵等问题,还可以让地质勘查、事故处理以及交通导航等工作变得更简单,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应用的意义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增加,给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挑战。现代社会,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但是对很多城市而言,暴增的人口、车辆与缓慢的道路建设之间矛盾上升,再加上大部分的城市道路规划不够合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城市交通运输的负荷[1]。同时,我国的社会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但是贫富差距还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城市之间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距离,例如,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比内地要快很多,繁荣程度也高了很多,所以,大量的人流朝着更加发达的城市涌去,伴随而来的就是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甚至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我国交通运输管路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的管理过程中,在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监管力度时,严处那些违规违法行驶的车辆,这样能够让我国的交通运输逐渐规范化,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2]。
        2.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1 车辆管理方面
        在进行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车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收费、导航以及调度。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车辆收费过程中,建立起一个车辆收费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网络、监控、车辆识别以及车道这四个子系统构成,这样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来进行收费工作,不仅让车辆收费更加高效和智能化,还提高了收费的效率,极大的缩短了车辆通行的时间,让车辆通行变得更加顺利。而在车辆导航系统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准确的将车间距测量出来,为车主划定安全的车距,让行车变得更加安全。信息技术在车辆调度中的应用,主要的作用是对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再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给使用部门,从而让车辆的调度更加科学、合理[3]。
        2.2 电子不停车收费
        近年来,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简称为ETC,是一种对过往的车辆进行自动识别,进而完成相关收费的系统,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已经逐渐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很多的现代化城市中,都有着ETC的影子,例如,在高速公路、大桥以及隧道等的进出口站,更有甚者,部分城市的停车场也会使用ETC进行收费。应用ETC系统实现对过往车辆的收费,可以有效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甚至收费人员都不用需要进行收费操作,而驾驶员也不需要停车,系统中能够记录时间,后续根据时间的长短进行自动扣费,这样就极大的缓解了收费处的交通压力。
        2.3 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还原
        众所周知,只要有道路的地方,就无法避免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发生交通事故后,传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由管理此区域的交警来对事故的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再根据勘察的结果进行人为的推理,分析出最合理的责任认定,这样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人为参与,有着太多的主观性,这就很容易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导致责任认定不准确。

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交通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将事故发生时间段内的图像以及视频信息提取出来,充分的还原事故现场,这样交警就能够很直观的了解到事故发生的具体过程,进而做出最准确、客观的处理结果,不仅有效缩短了交通事故处理的时间,还极大的减少了因为客观因素而造成不准确处理结果的概率[4]。
        2.4 城市交通调度管理系统
        众所周知,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度高、综合性强系统,而所谓的调度管理系统,简称为TMS,是交通管理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工作原理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对道路的交通信息进行实时的收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车辆行驶的畅通程度,从而做出最佳的出行规划,尽量避免遇到交通拥堵的情况,有效提高车辆运行的速度,更好的实现城市智能化交通。
        2.5 轨道交通方面
        要想在轨道交通中进行有效通信,需要让相关的运营管理保持高效与准确,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裂成正常运行与调度,同时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因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将信息技术充分的融入到了城市轨道交通中,从而保障各种信息在传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运行,例如,将信号系统应用到通讯技术中,形成具有自动化模式的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对信息的分析、传输、指挥以及控制。将通讯和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个集现代化的运营和管理于一身的服务系统,就现目前而言,轨道交通中进行通信,不仅仅只局限于信息和电话语音等方面,还表现在对各种数据、图像以及监控信号等进行合理的传输处理。因此,在轨道交通中,通信需要提供很多不同形式的服务,将多种的通信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完整而实用的轨道交通网络[5]。
        众所周知,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一直是动态的,在两个站点之间,如果列车想在运行的过程中进行通信,那么只是在站点之间搭建数据和有线电话的通信是不行的,还需要接入移动、卫星和无线等通信技术的相关网络,如果要进行室内通信,那么可以让光线通信和程控交换的技术进行结合,这样能够让列车上的每个部位都覆盖了通信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通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保障了列车行驶的安全。现代社会,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了,与人们的入场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地铁站和火车站内,随处可见的数字显示屏,让乘客们能够更直观、准确的了解出行信息,有效提高了人们日常出行的质量和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6 其他的信息技术
        现阶段,在交通运输工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信息技术的影子,例如,企业的计算机管理、全球定位系统以及移动通讯等,都用到了信息技术。企业的计算机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和卫星通信系统相结合,形成全球的移动通讯,此技术的出现让不在同一个区域的人们之间也可以正常进行交流。全球定位系统最早是被应用在美国的军事领域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该技术逐渐推广向民间的很多领域,例如大地测量、查询周边信息以及运动导航等。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除了交通运输,其他很多方面的发展也会依赖于信息技术,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合理利用信心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还促进了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工程中,还能够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更好的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艳鑫.新农村建设时期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20,(13):214.
        [2]宋思文.信息技术应用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4354.
        [3]牛靖宇.信息技术应用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研究[J].财讯,2018,(17):68.
        [4]张晓鹿,潘雪.交通运输工程中的GPS系统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19):78-79.
        [5]陆秀峰.信息技术应用在交通运输工程中的研究[J].商讯,2020(08):150+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