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郑群喜
[导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的修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西南部地区多山岭且地质条件复杂,为了节约修建盘山公路带来的消耗浪费,隧道工程成为山岭地区的首选。
        无聊挖洞建设(杭州)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的修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西南部地区多山岭且地质条件复杂,为了节约修建盘山公路带来的消耗浪费,隧道工程成为山岭地区的首选。公路隧道修建过程中常采用新奥法施工,该方法以围岩自身承载力为基础,通过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及钢拱架等初期支护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承载效能,控制围岩变形及应力释放。
        关键词: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引言
        针对本段隧道软弱围岩比较多的情况,为了提高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水平,预防变形和坍方,确保施工安全。如何根据工程实际拿出最佳方案,是攻克软岩隧道施工的关键和前提,本文根据某单线隧道工程施工经验总结归纳,就如何提高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水平,预防变形和坍方,确保施丁安全,可为今后同类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1软弱围岩隧道地质工程的特点
        1)地质特点软弱围岩主要指的是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统的坡残积土部分,涵盖江河湖岸和池塘冲积、淤积层、人工杂填土、溶洞充填物等。围岩强度低,承载能力低。如黏性土、粉土、砂类土、黄七、全风化岩体等。普遍节理发育、破碎、自稳能力差。如岩体破碎的泥岩、页岩、砂岩、千枚岩等。断层带散体结构、自稳能力极差。受构造影响,断层带结构面杂乱无序,呈角砾、縻棱状或碎裂结构,充填泥质或泥灾岩屑。2)工程特性软弱围岩强度低、自稳能力差。隧道开挖后地应力重新分布,使隧道周边产生较大的松动圈。软弱围岩被扰动之后,它的稳定性会下降,软弱松动的范围可能还会不断加大,围岩的压力也会不断增大,想要恢复到稳定状态的需要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支护和衬砌结构因为压力的原因,很容易引起下沉与变形等危害。因为软弱围岩强度低、稳定性差、易滑塌等特点,所以在工程洞口段若拉槽施工就很容易导致大范围的牵连性滑动,使得工程施工进洞相当困难。若在洞内施工,也会因围岩的承载力不够,会使支护结构下沉,同时可能会出现坍塌等危险现象,给安全施工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因软弱围岩的自稳时间比较短暂,需要采取化变大为小和分部施工的方法。软弱围岩的地质比较复杂,施工时,需要随时根据具体地质情况作出施工方法调整。一旦工程措施(包括设计措施)和施工方法不当,将极易发生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和隧道坍方等工程事故,给施工队伍最严峻的考验。
        2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2.1超前管棚支护
        超前管棚主要用于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以注浆的方式增强软弱围岩强度等级,改善结构受力状态。管棚钢管采用106×6mm热轧无缝钢管,环向间距0.4m,设置在隧道拱部,且管心距衬砌外轮廓线不小于0.25m。在洞口处设置套拱作为管棚的导向墙,确保钻孔方向。由于钻孔过程中可能发生下垂,钻孔方向应向上倾斜3°~5°。注浆结束后管棚钢管内应填充M20水泥砂浆,提高管棚的刚度。
        2.2开挖支护
        每部开挖后立即喷射3~5cm混凝土,尽快对外漏的围岩进行支护封闭,防止围岩因暴露时间过长而减小稳定性。为了增加初期支护的稳定性,支护所用的喷锚混凝土比设计增加了一个强度等级。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按照设计要求打设锚杆、安装拱架和挂设网片。控制拱架的施工质量是支护工作的重点,各榀拱架均用准22钢筋纵向“之”字形连接,并与外露锚杆焊接在一起,拱架每个单元之间的结点连接要确保焊接牢固。为了保证初支拱架的稳固性,对每榀拱架的两侧各增设了一组锁脚锚管,严格对锁脚锚管进行注浆。此外,拱架施作时增设扁担梁,扁担梁使用准25的螺纹钢,在拱脚位置3~4道直通钢筋与每榀拱架焊接牢固并与已成环的拱架连接。


        2.3二次衬砌闭合
        根据围岩级别、围岩自稳能力不同及初期支护衬砌情况分别进行了二次衬砌设计。二次衬砌采用防渗标号不低于S8的C25模筑混凝土或模筑钢筋混凝土。由于目前初支+二衬共同承载的设计方法,适时进行二次衬砌对安全施工十分重要,根据有关要求:Ⅳ级围岩二衬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90m,V级、Ⅵ级不大于70m,这些经验数据是十分重要的,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在隧道仰拱施作之前基底浮渣应清理干净,除去浮土和淤泥,露出开挖基岩(或初期衬砌)表面,方可浇筑仰拱混凝土(仰拱开挖长度不大于3m)。初期支护仰拱(临时仰拱)及时闭合极其重要,闭合成环后,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变形、避免坍方。
        2.4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软弱围岩隧道安全施工的“眼睛”,是判断结构稳定性、指导软弱围岩隧道安全旎工“最重要”的信息化手段。监控量测是隧道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隧道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应当作为关键工序纳入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按现行《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规定建立等级管理、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m,V级围岩不得大于5m,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累计达100mm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当采取接触量测时,测点挂钩应做成闭合三角形,保证牢固不变形.
        2.5增强初支刚度是结构和施工安全的保证
        该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较多,在围岩节理发育,岩体极度破碎,自稳能力很差,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单排小导管与普通初支钢架难以保证施工安全及结构稳定。通过断层极度破碎区段现场采取了初支结构强化措施,采用了双排小导管注浆和双层H175型钢拱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1)采用双排超前小导管为保证安全,超前支护在拱顶120°每环设置两排50×3.5mm超前注浆小导管,长4.0m,环向间距每米3根,两排超前导管内侧一排外插角15°,外层一排外插角30°,每两榀拱架设置一环,小导管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围岩破碎且比较均匀地段的超前小导管,采用风枪直接推送,遇夹有坚硬岩块部位,先用风钻成孔后再推送就位。超前小导管安设前,先喷5cm~10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作为止浆墙,便于后续注浆时起到止浆作用,顺序为从两侧拱腰向拱顶依次进行。2)初支结构采取双层H175型钢拱架对超前小导管先进行超前高压预注浆,保证扩散半径不小于2.0m,固结破碎岩体,增强拱部围岩的自稳能力。开挖时,在隧道初支设计轮廓线的基础上,增加预留变形量约20cm~50cm(具体数值按照附近初支变形量确定)。双层H175钢架的间距控制在0.6m,钢架间纵向连接筋采用22mm(HRB335)钢筋,间距1.0m,单层8钢筋网,网格间距20cm×20cm,拱脚以上50cm处增设Ⅰ20b工字钢纵向托梁,两排间距30cm。每台阶拱脚设置4根长度为5m的50注浆锁脚锚管,锚管端头与钢架焊接牢固,且外插脚30°~45°,锁脚锚管中压注水泥—水玻璃浆。
        结语
        (1)通过模拟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可知,围岩变形整体呈对称分布,拱顶最大竖向变形为35.03mm、仰拱隆起最大值为46.30mm、拱腰水平收敛为24.88mm,围岩变形在控制范围内。(2)围岩受力状态良好,有效发挥了成拱效应,围岩最大主应力为1.41×104kPa,在拱脚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应着重加强该处支护措施。(3)通过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可知,二者数量级在同一级,说明富水软弱围岩隧道现场施工技术有效且安全,马家寨隧道地质复杂,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调整相应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张红,刘艳杰,刘旭东.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公路工程,2016,41(4):145-149.
        [2]徐前卫,王尉行,孙梓栗,等.浅埋红层软弱隧道围岩破坏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40(s2):37-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