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5月15期   作者:尹佐峰
[导读] 水利工程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关,
        尹佐峰
        山东省胶东调水工程博兴管理站 山东博兴  256500

        摘要:水利工程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直接相关,我国的人均水资源位于世界上下游和中游地区,因此,近几十年我国积极发展水力发电。但是,在建造水电站和水电事业时,土壤侵蚀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造成了环境破坏,并阻碍了经济发展。本文对加大水利工程管理对实现水利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现状、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进行了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水利管理问题日益明显。这主要表现在水管理机制效率低下、资金不足、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和管理不善等方面。水管理和维护的资金不足,此外,水的定价、收费不合理。为此,需要对水管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寻求这种管理方法,这将符合国家的条件,水的状况和生存能力。
        1加大水利工程管理对实现水利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在水资源管理改革的框架内,必须加强努力,确保合理的水循环,大幅度改善水利设施,防止水灾,确保农村和农村人口的水安全,大大提高水和环境资源的质量。从财政角度看,把水利工程预算纳入公共财政,进一步缓解了长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灌溉建设、人力资源短缺、就业不足、运营费用等领域,确保水建设,特别是水资源基础设施的正常化和国际化。
        在水管理改革的框架内,必须建立一个新的运行系统,明确的责任,合法的权利和义务,管理管理方法,工作规则,在法律框架内,适当的市场机制,专业的和社会的生产支持机制。在适当的法律框架内,为了确保资金的适当和合法使用,使水管理具有活力和可持续性。
        2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2.1管理体制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创造了470 000多个水利设施。还有成千上万的固定资产。在初期阶段,建立了具有以下功能的水利工程系统:洪水控制、水灾控制、灌溉、水供应。能源生产、作物种植、作物种植、旅游等这些不同的水利工程功能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公益物和生产性使用。水利管理系统分为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即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地方水技术单位,其行政部门隶属于地方当局,负责供水,业务机构向地方灌溉管理机构或一般地区当局负责。由于行政和业务行为体之间的分工,形成了一种分为不同部分的管理制度,具有不同的政治和跨政治性质,有自己的结构和责任;此外,对灌溉地区的时间分配、灌溉地区的水价批准、水成本核算制度、水资源管理或养护;水资源的分配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矛盾。由于管理方面的失误,行政和业务实体之间的问责权利出现混乱,出现了一种局面,当所有当事方都在为利益而奋斗时,当出现问题时,它们就彼此疏远。在发展水管理服务的过程中,系统故障的后果是长期的,危险是致命的,在精简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难最为严重。因此,这是水管理改革的核心。
        2.2管理观念和方式较为滞后
        自我国成立以来,在规划经济体系内制定了一套水资源建设和利用的程序和规范。这有助于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分配,并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体系,但水的管理系统,特别是基层水利技术和运营单位,没有改变思维,仍然习惯于商品的生产和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管理机关的行政命令,长期以来,在“水是天上掉的,无价无偿”概念的影响下,传统的粗放型治理模式,特别是水的价格,一直是无价之宝。水的价格仍然很低,水管及其居民的数量和机构的拥挤,导致经常发生脱光衣服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有关单位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2.3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水利工程建设的覆盖范围更广。没有一个合理而有效的管理系统,就无法适当地建立和维持管理。此外,根据各种功能要素,我国水利工程分为两大类:公益物和生产经营。经济,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府。

行政和经济单位的分离导致管理系统的分散和不确定,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
        3.1转变观念,适应形势的发展
        水资源管理改革的主要前提是,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思维的改变,充分依靠计划和行政命令,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体系等因素,资源的最佳分配以及利弊。特别是,在水资源、水产养殖、水力发电、仓储旅游、水和土地资源的生产和开发中,水资源的生产和使用均属于水利工程的一部分,严格遵循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要求,加强环节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合理定价,严格遵守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注重自身经济利益,不断提高工人的文化生活水平。“发展是一个坚实的真理,市场经济没有眼泪,这一点必须得到充分理解。”通过改革工具,根本改革,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观点,方法,形成长期发展的战略思维,制定现实的中长期发展计划,结合西方发展的中心现实,掌握国际发展观经济一体化全面注重经济建设,全面讲求经济效益,合理分配和优化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的利用;增加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摆脱自来水厂的困境,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小康目标。然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改革的规模、持续时间和复杂性,坚信改革是渐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速度相适应,并不断向前发展。
        3.2转变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
        由于我们的供水系统,特别是在基层一级的供水系统,水管理部门的建设和运行在思想和管理上都落后了,必须积极改变他们的管理思想和工作方法。为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在基层建设和经营水利工程;根据资源和优势的最佳分配,不完全淘汰原则,水管管理严格按照生产和交换商品的要求,加强不同的管理环节,加强水的成本计算,科学确定水的价格,严格遵守水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并引导地方水管理组织形成长期发展战略思维,深知“发展是根本原因”,有效制定符合本区域水利和运营管理的中长期发展计划,重点是经济建设,以经济效益为基础,合理分配水资源和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可以帮助基层自来水组织克服现有的困难,在改革水资源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取得胜利,长期以来对水利部门的有益发展。
        3.3精简机构和引进人才的关系
        在水和水管理改革过程中减少非生产性工作人员,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不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企业,必然会有过多的人员无法安置,因此,水资源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水资源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无法就业的问题,而大规模的解雇和失业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水资源管理的内部和社会不稳定。因此,一方面必须坚决减少非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工作人员,采取各种措施提前退休,鼓励离职,自营职业、在职培训、轮调和其他裁减人员的措施,以及适当的社会保障措施,以确保这些人是适当的所以分散。另一方面,根据人员配置、职位安排、职位安排和工资等方面的要求,吸引了具有高水平文化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专业人员。为了使工人能够走出去,工资可能很低,职位可能是好的。与此同时,进行人力资源改革,建立合理的工作人员使用和分配机制,精简机构,为了使工作人员的结构逐步调整,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工作人员达到最大的效率和效益。改善这种关系将大大有助于水管理组织的发展,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力,以及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
        4结语
        最后,对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体制机制的改革是一个系统的综合项目,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必须深化改革。不仅要完善水利技术和操作管理制度,还要建立有效进行水利工程的长期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广军.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J].珠江水运,2019(9):101-102.
        [2]日孜丸.浅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与改革措施[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8(12):8-10.
        [3]周晓芳,何贵芳.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改革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