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民
沂南县斜屋拦河闸管理所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276300
摘要:近年来,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产业链条,我们应该对农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在全球农业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但由于我国又是农业大国,人员数量众多,而人均水资源不足、分布极为不均等,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因此,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加入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行列当中。同时,为了提升粮食产量、节约水资源等,大部分农民都将低压管道灌溉方式融入到其中,从而在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基础上,有效的满足了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本文根据低压管道灌溉的内涵,阐述了低压管道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优势,并且对低压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低压管道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应用策略
引言:现如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也步入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自然环境不断变化中,如何为农田提供充足的用水量,促使农民耕种不再受限于自然降水问题成为了社会人们关注的焦点。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以灌溉系统为主,通过各种灌溉方式的结合运用,具有显著的节水优势。然而随着水利工程灌溉系统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部分弊端和问题也逐渐展现出来,其中包含了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不均匀、排水效果差等。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普及和推广低压管道灌溉方式,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为农民创造了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低压管道灌溉的内涵
低压管道灌溉系统主要是在地下铺设水管为主,在灌水过程中采用较低的压力,通过压力管道系统,将水资源均匀的输送到田间,达到农田灌溉的目的。其次,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按照功能划分,分为水源、输水管道、给配水装置(给水口、给水栓)、安全保护阀门、田间灌水设施等等。每个功能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低压灌溉系统,弥补了传统灌溉方式的弊端和不足,在节省人力、物力、资金的基础上,也提升了粮食的产量的品质,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低压管道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2.1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省
现如今,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大部分农田利用低压管道灌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避免水分大量的流失和蒸发,导致水资源大面积的浪费。同时,管道输水法一般有三个显著的优势,防止水分流失、蒸发以及渗漏[1]。在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都存在着地势高低不同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运用管道灌溉法,就可以发挥出农田高低不平的地势特征,对农田进行逐层的灌溉,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促使农作物定时定量得到水分的有效滋润和补充,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升,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2占地位置小,易于机械操作
通过低压管道的铺设不仅土地占地面积小,且能够避免水管受到影响和破坏,有利于在耕地过程中方便农用机械的操作和运行。一般情况下,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在2%左右,而通过管道输水灌溉法的运用,能够节约1%的耕地面积。再将传统的灌溉运用的土渠进行优化和改良,形成地下管道,这样在为机械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利的环境基础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
2.3管道灌溉周期短,灌溉效益高
传统的渠灌在水资源应用方面,不仅水资源浪费严重,且灌溉周期长,水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等缺陷[2]。而低压管道灌溉方式和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起,效果和优势更加明显。
在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可以提升供水力度和速度,在降低灌溉周期的基础上,成本也达到了节省的目的。此外,低压管道灌溉系统能够有效避免因渗水而造成的土壤盐碱化、沼泽化问题等,能够及时满足其供水和补水的需求,在改善农田改善条件的同时,也为秧苗的正常生存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低压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3.1管材的合理选择,管网的科学布设
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安装,对地下管道的取材提出了高强度的要求。其需要具有强度高、不易变形的特征。同时,管道在地下衔接时需要具备极强的连接性。因此,在管材选择方面,需要充分在考虑质量最佳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价格合理公正,管道连接简单,便于施工。现如今,市场上的管道建材基本上都是以聚乙烯软管为主,这种管道具有衔接移动方便的优势,还能随意调整管径的大小尺寸,且管道密封性良好,在成本费用方面也比较低。其次,低压管道灌溉软管的设置和安装也是整个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在实际管网铺设中,一定要严格根据图纸进行,适当降低线路的重复率。一方面,将井水作为灌溉水源的主要灌溉区,在网管铺设上,以整个单井系统为主,对灌溉面积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尽可能从实际情况入手,减短灌溉网线的长度[3]。另一方面,采用高低起伏的农田灌溉地形特征,促使水资源能够以自动流入田间的方式进行灌溉,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还能促进利用效益的提升。此外,最后一节固定管道的走向,要根据农作物的种植方向,保持管线平直,这样才有利于田间耕作和管理。且分支管之间的距离应该控制在70m范围内。
3.2完善灌溉制度,明确灌溉周期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完善灌溉体系,以气候、土壤、秧苗生长期为主,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从而达到提升产量和效益的目的。同时,在制度设计中,灌溉的定额要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期需求,如果灌溉范围存在不同,那么所需要的灌溉定额也会不同。其次,在灌溉周期方面,要以秧苗所需水量为主,通过理论计算方法去明确其灌溉周期。因此,需要考虑在没有水资源或者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计算出的灌溉周期比理论条件下的周期要小[4]。此外,农作物的幼苗和生长阶段,所需的水量都相当大,应该根据农田的面积,去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如果采用轮灌方式,则需要运用水泵低压管对农田实施整体的输水,根据提前制定好的灌溉方案和计划,逐层的灌溉,确保每层灌溉时间合理充分,从而促使农田农作物获得充足的水量。
3.3操作技术和管理制度方面
操作技术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其一,主通道上的给水栓在数量上不得高于三个;其二,给水栓开启后,要同时打开进水闸,其闸板的开启角度大小要按照河道水位来明确;其三,在灌溉结束后,应该立即关闭水闸,然后再将水栓关闭,同时为了避免管道内产生结冰现象,应该及时将管道内残余的水分排除干净去,确保管道内没有余水。另外,为了确保低压管道的正常稳定运行,要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将所有制度都落实到实践当中,所有活动的开展都应该遵循法律法规[2]。
结束语:综上所述,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具有易于管理、节省成本和水资源等优势,在农田灌溉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同时,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在农业输水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也有效的缓解了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现状问题。因此,我们在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和研究,从而不断完善和优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为农田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量,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促进粮食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杰.低压管道灌溉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08):213-214.
[2]张永平.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306-307.
[3]张丽萍,董雷,代晴,贺苗,黄伟,杨慧.低压管灌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治淮,2019(02):29-30.
[4]韩正明. 瓜州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与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
[5]黄红光. 灌溉农业发展的制度性推进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