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乾
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风险评估是污染土地再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不同的性质和来源,土壤中残留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以某复合化学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为例,采用美国GSI公司的RBCA模型对多层土壤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得到了不同土层中主要污染物的风险状况。结果表明,污染场地存在致癌和非致癌风险,但以有机物致癌风险为主。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污染场地的后续修复目标,提高修复效果,节约修复成本。
关键词:工业遗留场地;复合型;污染分层;健康风险评估
引言:虽然我国目前的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还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我们已经认识到,在评价污染场地健康风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综合性的评估因素。例如,在评价污染场地健康风险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的暴露渠道以及对人体产生的不同危害影响。对一些危害较大的因素,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对于一些危害较轻的因素,我们也应该做好定期的评估,保证这些污染物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且根据这些评估的不同因素,对象要采取不同的修复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及科技投入不断的增加污染场地修复研究报告,扎实做好工业遗留场地复合性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工作。[1]
1. 工业遗留场地复合型污染分层健康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这些年以来,我们国家已经逐渐的认识到了工业遗留场地复合性污染的健康评估工作。而且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已经引入了土壤分产健康评估的办法。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进行土壤的分层健康评估,这样可以明确土壤污染的修复范围,而且也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工作量。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对污染场地多层次的风险评估,发现土壤的不同危险因素,通过分层评估的办法来降低后期的修复成本。以及在我们具体的污染场地评估中减少土壤的挖掘,这就需要我们不带加强风险评估方法的总结和应用,对于一些致癌物的有机污染物建立分城健康评估的标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如果发现土壤的风险值处于较高的位置,我们就必须要采取严格控制的目标,减少土壤风险。如果对一些较低的危险,但人应该做好调查研究。在目前的具体土壤分层评估工作中,还存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对于生成健康风险的评估,只是侧重于有机污染物的场地,但是对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性研究并不多。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是比较少的,而且对于不同深度的重金属污染也没有明确划分标准。第二个方面是国内的污染场地分为各种不同的健康风险评估标准,由于这些年以来我国才重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所以很多的模型处于是建设的阶段,还没有经过具体的实践应用,处于理论研究的阶段。第三个方面是国内的污染场地,只是应用了外国的一些基本模型来进行健康风险的评估,并没有结合到本身的污染场地来进行开发模型。对于外国的一些模型,风险评估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我国的土壤分层污染评估,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适用于我国土壤的分层健康评估标准研究。 [2]
2. 工业遗留场地复合型污染分层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2.1样本收集与分析方法
样品收集和分析方法采用方差分析(ANOVA)统计检验评价均值差异的显着性,采用相关系数(p<0.05)和主成分分析确定排放源。
2.2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PCA)是利用特征值向识别源分配数据集的主要因素分析技术,根据已提交主成分分析的数据集,对气象现象进行化学交互作用分析。PCAIS用于将变量分为几组,它们可以与导致受体水平的因素相关。确定了影响工业区测量值的四个因素。第一因素(FI)、第二因素(F2)、第三因素(F3)和第四因素(F4)占总方差的40.52%、25.26%、15.24%和13.16%。异丙苯萘,二甲苯,三氯乙烷和氯仿。它们也是从位于该地区的土壤和地下水释放出来的。因此,因子1与土壤污染有关。F_2:乙苯、乙醇、氯丁烯和二甲苯被载入第2因子,这些化合物是从研究区域附近的地下水中释放出来的。F3:因子3为高浓度乙醇、丙酮和氯仿。F4:四氯乙烷和三氯氟甲烷负载在第4因子中,也是从该地区释放出来的。因素4与溶剂的使用和蒸发排放有关。[3]
3. 工业遗留场地复合型污染分层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结果
3.1暴露途径
在居住用地情景下,敏感受体为住宅区内的成人和儿童,按照场地内水文地质条件分为4层。场地水文地质情况根据场地地质勘探结果,除杂填土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滨海、河湖相沉积物,由黏性土、粉土和粉砂组成。第一层为回填土层,第二层为粉质黏土层,第三层为粉土层,第四层为粉砂层,潜水含水层平均埋深约在1~1.5m 之间。
.png)
图1 关注污染物风险表征
3.2研究结果
苯和甲苯由回填土层向下,超标点位逐渐增多,超标程度增大,至粉砂层后,超标情况逐渐减少,地下水中仅发现苯超标;重金属总铬和Cr(VI) 在回填土层污染程度最为严重,特别是在回填土层上部(0 ~2 m)区域Cr(VI)超标尤为明显,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污染程度逐渐减小。[4]
结束语:尽管这些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污染场地分层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但仍存在不足,国内场地分 层健康风险评估尚在研究阶段 ,还未将分层评估结果 应用于修复技术方案的制定。
参考文献:
[1]许伟,施维林,沈桢, 等.工业遗留场地复合型污染分层健康风险评估研究[J].土壤,2016,48(2):322-330. DOI:10.13758/j.cnki.tr.2016.02.017.
[2]马宁,高先萍,秦勇军, 等.工业场地再开发前的污染辨识与风险评估——以电镀企业遗留场地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7,19(3):48-52. DOI: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70523.002.
[3]鄂佳楠,周睿,郑龙日, 等.基于蒙特卡罗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方法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7,39(5):499-503,509. DOI:10.15985/j.cnki.1001-3865.2017.05.008.
[4]梅文燕.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规划提升策略——以贵州铜仁朱砂古镇为例[J].城乡建设,2020,(1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