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微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动力能源保障部 湖北 武汉 430302
摘要:由于机械设备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动力,所以要想确保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安稳高效地运行,就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不断强化设备的性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降低企业的成本,让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本文基于增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能力的策略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增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能力;策略研究
引言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做好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维修保养工作,只有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才能够确保设备维持正常运行。但是,现阶段,机电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均较为复杂多变,且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就会加剧其老化程度,如果未对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保养以及维修工作,就会导致设备运行安全受到威胁。基于此,对于机电工程企业来说,有必要积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努力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对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建立维护检修制度,积极落实岗位责任制,从而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确保生产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必要性
任何一个机械设备都有自身的使用寿命长短,当用于工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磨损的现象,导致整个运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在机械维修的过程中,其基础就是要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可靠性是指整个机械设备可以在足够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运行的状态,发挥其正常的能力;可维修性是指当发生故障时,在规定时间内可以让机器恢复到原状态,紧接下一项工作,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维修保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修理工作,另一个是维护保养工作。修理工作是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故障时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减少安全隐患;维护保养指严格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周期性保养,同时也要时刻留意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做好清洁工作。针对一些磨损比较严重的零部件,一定要做到及时更换,保证设备稳定运行。这种有效科学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帮助企业按时完成任务,降低消耗成本,这对未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
2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问题
2.1没有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在一般的民营企业,由于工厂在器材的管理上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因IC在一些厂房的设备存在闲置的问题,放置的环境也不符合相关的规定,闲置的厂房都有阴暗和潮湿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质量。机械设备一般都是铁质或者钢制的,放在潮湿的地方机器容易受到腐蚀,零件也会脱落和损坏,特别是在操作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事故,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就会严重影响产品生产的速度和质量。此外,部分大型机械设备还需要经过一些特殊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要是没有完善的标准化的管理质量,就会导致机械设备受损。
2.2操作人员素质较低,专业技能落后
目前我国生产建设项目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企业在招聘时不会对操作人员提出过高的要求,在进行简单培训后就会直接从事作业生产,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掌握,操作水平只能从事简单的任务,就更谈不上掌握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知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检查设备运行的情况,还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设备故障,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建设成本。
2.3对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不够重视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部分企业只重视机械设备的操作方式,不重视机械设备的后期管理与维修保养。在机械设备管理的过程中,部分管理工作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并没有对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进行实质性分析。要提高机械设备的施工质量,一定要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由于企业以及工作人员对其不够重视,机械设备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企业没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这不仅降低了施工的效率,还严重影响了企业在社会中的长远发展。
3增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能力的具体策略
3.1强化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观念
每一位工作者应当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理念铭记于心,在做好自己现有职位的工作的同时,不能忘记多进行宣传工作,多去开展相关活动,使周边工作人员意识到做好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重要性。当出现问题时,负责人要主动积极向上级汇报,及时反映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根据上级的指挥与命令来完成下一步工作,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按照一定的流程规范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以免发生突发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2企业加大培训力度
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相关的维修操作人员必须要进行正规的学习和培训,企业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且积极引进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相关的维修人员应该真正自觉的认识到维修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定期开展培训,相关人员必须要懂得机械的构造原理和用途,要懂得怎么操作以及怎么保养,并了解如何处理相关的故障。并且对于可能出现的故障,应该预先采取措施。企业要提高维修人员专业方面的素质,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这样才能够确保维修工作高效规范的进行。在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同时发挥团结协助的精神,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对于维修工作的理解,也能够增强他们之间的团队合作。企业也应该让操作和维修人员多参加实践培训,参加实践培训有利于让维修人员深入了解机械设备的性能,提高他们的维修技术以及应急处置的能力。鼓励维修人员跟业内技术水平高的人员经常进行沟通交流,探讨维修方法,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提高自己的维修能力。
3.3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推行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的前提条件,企业要成立专门的部门加强对机械设备养护的监督工作,对定期的检查以及每天设备的运行状况都要详细记录。加强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的交流与沟通,适当引进责任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检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危机意识,强化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在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检修人员联系,并同时增加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使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故障可以有一定的判断,也可以为排查故障和设备检修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责任问责机制的完善,可以更好督促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端正工作态度,变身机械的管理者,明确分工与责任,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也要定期对设备检修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工作态度消极的人员严厉问责,规范机械设备操作和养护准则,保障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避免或者减少故障的发生。
结束语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机械化生产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其管理和维修以及保养也都十分重要。只有做好相关工作,才能让机械设备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更能占有优势。
参考文献
[1]周燕.常见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保养技术探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14):196-197.
[2]陈西良.工程机械设备在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9(14):30-32.
[3]崔冰辉.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浅述[J].居舍,2019(20):164+158.
[4]丰加兵.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9(12):137-138.
[5]孙立君.通用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