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中水污染处理技术及其再生利用措施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5月15期   作者:张亚光
[导读] 水污染的治理和循环利用对于缓解生态资源压力、
        张亚光
        北京市大兴区南红门水务所        北京大兴  102600
        摘要:水污染的治理和循环利用对于缓解生态资源压力、改善自然环境尤为重要。根据水污染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污水处理技术和在回用方面采取的措施,并针对水污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以期提高污水处理和回用的能力,以期对环境保护中的污水处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环境保护;水污染处理技术;再生利用
 引言
        面对水污染形式不尽如人意的现状,要以污水资源为核心,了解现状,分析原因,运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减少甚至制止水污染带来的问题。如工业污水排放不合理、农药使用不合理、农作物灌溉方式不正确、城市生活用水不经济等,政府应根据国情积极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 水污染现状研究
        我国的水环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三是极其浪费的用水量。自从七十年代开始,虽然我国在水污染防治这个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它的发展趋势还没有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很多江河、湖泊、水库的水质一直都在持续下降。目前我国的主要水系有松花江、长江、珠江、黄河、辽河、淮河与海河,断面监测结果显示,达到或者优于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级标准的河段有36.9%,在这其中Ⅰ类水质占总量的8.5%,Ⅱ类水质占总量的21.7%,Ⅲ类水质占总量的6.7%;另外63.1%的河段水质基本为Ⅳ、Ⅴ或者劣Ⅴ类,完全不能作为饮用水源,在这其中Ⅳ类水质占总量的18.3%,Ⅴ类水质占总量的7.1%,劣Ⅴ类水质占总量的37.7%。
        目前我国还有一部分的湖泊污染相比河流要更加严重,例如巢湖、滇池等都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水质为Ⅴ~劣Ⅴ类;太湖处于中等富营养化状态,水质为Ⅳ~劣Ⅴ类。我国在1998年的时候监测到发生赤潮的海域有22起,其中东海5起,南海10起,渤海与黄海7起,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水产资源与近海生态系统。我国本来就属于一个相对缺水的国家,缺水城市大约占据了全国600多个城市的一半,缺水形式由于水资源的大面积污染变得更加严峻。水污染不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体的使用功能之外,也会加剧水资源极其短缺的矛盾,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目前正在实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对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环境保护中水污染处理的技术再生利用的模式分析
2.1环境保护中水污染处理的技术
        活性污泥法和膜生物法是好氧处理的两种主要方法。在第一种情况下,大量空气被注入水污染中进入曝气池,这在水污染中产生大量需氧微生物,即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用于吸收污泥中微生物消耗的水的有机物,这降低了水污染的有机含量,并将有机水污染转化为活性污泥混合物。水污染中90%以上的有机物然后通过沉淀、吸收再生等进行处理。应该注意的是,当用活性污泥处理水污染时,必须确保水污染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为4至6小时,以确保水污染处理的质量。
         生物膜通过应用基于填充固体的生物膜使可降解有机物沉淀在水污染中,从而实现水污染的高效净化。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的应用主要是在空气池中的水污染中,注入大量空气,在水污染中产生大量好氧微生物絮凝,这意味着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吸附性。
          通过从活性污泥中吸收大量有机物,通过污泥中的微生物将其消耗掉,并通过一系列过程,主要是沉淀、暴露和再生,有效地减少水污染中90%以上的有机物,从而降低水污染中有机物的含量。应当指出,水污染处理时间必须控制在4小时以上,通常为6小时,以确保水污染处理的有效性。生物膜法的应用主要是应用基于固体材料的生物膜将可降解有机物沉淀到水污染中,以有效净化水污染。
 其次好氧以及厌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更多的原水具有碱性,因此在净化试验中应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使该区域的原水ph值首先达到平衡,当电流值稳定在9-10之间时,进入厌氧设备进行处理。一般而言,厌氧池中水污染的净化是一个水解和酸化过程,其基本目标是去除水中的cod,更准确地说,是在净化过程中产生大量乙酸和甲烷,并进一步调节水污染的ph值。厌氧处理结束后,经沉淀池处理后,原初净化水的净化液进入充氧池进行二次净化,在水中悬浮的金属离子和物质进一步降解、沉淀,得到深度水污染处理。
 2.2城市水污染再生利用的模式
         在我国,城市水污染再生有两种基本方式,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一般而言,直接使用与水污染处理厂密切相关,主要侧重于农田灌溉和牧场用水。地理条件对集水的使用有重大影响。循环水很难在不同地区之间运输,只能人工消毒,没有长期的自然净化,因此会造成水污染的现象。
        因此,直接利用处理更常见,集中在水污染处理厂附近。回收水的间接使用充分考虑了所有的水。在高效水污染净化的基础上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一些水,这使得能够开发水污染再利用的循环模式,并确保城市水循环的水污染系统的完整性,从而简化水资源的管理和控制。水污染的处理和再生可以提高用水效率,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保障了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另一方面,对于自然生态而言,有效的水污染管理提高了区域间的环境保护质量,有助于绿色环境保护理念的落实。此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水污染的处理和回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水污染治理的应对措施
  3.1增加治理资金的筹措渠道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污水处理技术对城市建设也至关重要。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保证企业有长期的资金来源。这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实施地方债券、股票融资等方式来满足发展需要[5],使城市企业的水污染处理设备得到及时更新和维护,进而城市污染控制体系和污水处理状况也能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改善。

 3.2加强水污染处理的技术处理
目前常用生物降解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和转化废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吸附、选择和催化作用[6]。但这种方法成本高,不能广泛应用,容易造成大量废水积压。因此,为了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要,污水处理技术应不断改进和发展。深度氧化法是目前污水处理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应用广泛,具有发展潜力,但其工艺相对复杂,不能广泛推广。因此,需要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        3.3加强水污染治理的管理体系结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水资源肆意破坏,更加粗放的生产方式和掠夺性的自然开发利用、大量的工厂化准备等,背后都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为城市的环境污染。改革开放后期,国家提出了规范化、城市建设标准化的科学发展观,使这一现象得以缓解。但由于环保工作起步较晚,管理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完整的污水处理管理体系。因此,要建立健全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结构,加强对人员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加大企业环保宣传力度,达到提高污水排放管理水平的目的。
  4结语
        近年来,水污染治理与循环利用在环境保护中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主要活动之一,水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应是重点。然而,在水污染治理的现状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分析水污染控制与循环利用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剻元杰,叶星星.浅谈环境保护中水污染处理技术和再生利用[J].节能与环保,2018(12):62-63.
  [2]温水灏.水污染处理与回用技术探究[J].广东蚕业,2018,52(12):24-25.
 [3]王福家.现代城市水污染处理的一般途径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62.
[4]柏磊,张翔.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31(1):81,83.
[5]邢扬武.生态环保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商情,2018(50):209.
[6]李如朝,钱霞.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运用分析[J].区域治理,2018(48):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