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生长季田间管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5月15期   作者:郭万
[导读] 葡萄园生长季节田间管理的主要技术包括树体管理技术、

        郭万
        蒙阴县农业农村局 276200
        摘要:葡萄园生长季节田间管理的主要技术包括树体管理技术、果实管理技术、土肥管理技术、病害防治技术。其中树体管理技术中包括抹芽、定梢,绑新梢、除卷须,摘心,副梢处理等技术;果实管理技术包括开花期、结果期、采收期管理技术;土肥管理技术包括中耕、施肥、浇水技术;病害防治技术提倡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依据不同季节做好相应管理。
        关键词:葡萄园;生长季;田间管理技术
        每年4月~10月份是葡萄主要生长季,包括发芽、开花、结果、果实成熟这一重要过程。在这期间,一方面葡萄树体生长旺盛,果实发育迅速,另一方面各种病虫害和恶劣天气频繁发生,对来年葡萄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葡萄园的生长季管理工作。本文论述了葡萄园生长季节田间管理的主要技术,供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树体管理技术
1、抹芽、定梢技术
        在芽已萌动但尚未展叶,新梢约4~5 cm时进行抹芽。一般要抹去主干上的所有芽眼,以及发育不良的基节芽、瘦弱的尖头芽;对双生芽或三生芽留一饱满的主芽,抹去副芽;对部位不当的不定芽也应除去。抹芽要每隔3~5天进行一次,连续进行2~3次。
        第1次抹芽后15天左右,按花序量和枝条量的多少,去掉过多过密的发育枝、结果枝和弱枝,保留一定数量健壮的结果枝和营养枝。留枝条数依架式、品种、树势和产量指标而定。通常来说,单篱架10 cm留1个新梢,双篱架15~20 cm留1个新梢,棚架每m2约留15个新梢。
2、绑新梢、除卷须技术
        当新梢长到40~50 cm时,要将其绑缚在架面的铁丝上,均匀分布,以利于通风透光和避免被风吹断。一般采用绑枝器绑缚,也可用麻绳“8”字形绑缚,注意枝条不能紧靠铁丝,留有增粗的余地。
        葡萄卷须生长迅速,在架面上错落缠绕,对整形、夏剪、采收和冬剪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还消耗大量养分,应在其生长初期掐除。
3、摘心技术
        摘心是指摘除正在伸长的新梢顶端的生长点和幼叶,是保花保果必不可少的措施。    
        摘心的时间,应根据品种的结果特性来选择。凡坐果率低,或果穗松散的品种,要花前1周左右摘心,如巨峰、夏黑等。凡自然授粉好,坐果率高或果穗紧密的,要在花后摘心,并且对时间要求不是很严格,可在新梢生长超出架面要求时再进行。
        新梢摘心强度要依据新梢的生长势而定,一般强结果枝留6~8片叶摘心为宜,中壮枝留4~5片叶,弱枝留2~3片叶,发育枝一般留10~13片叶摘心。
4、副梢处理技术
        随着新梢生长,主梢叶腋中的夏芽萌发成副梢。当主梢摘心后,副梢生长迅速,如不控制,架面郁闭,通风不良,浪费养分。很多管理者往往在副梢管理上“大做文章”,总结了很多方法,强调如何留叶、如何摘心,把大量精力放在上面。在现代果葡萄园管理中,要求“精简化管理”,要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在主梢摘心的同时,只留顶端2个副梢反复摘心,把其余的副梢全部抹去,如果架面空间允许,空余处副梢留一叶绝后处理,保证足够的叶片数即可,一般每个新梢20~30多个叶片即可(不管是1个果穗还是2个果穗)。
二、果实管理技术
1、开花期管理技术
        在开花期叶面花穗上喷施钙、硼营养元素,提高坐果率,提高果实硬度。花前花蕾时掐尖除副穗,使果穗形状大小保持一致性。
2、结果期管理技术
        在生理落果稳定后开始疏果、定穗。疏去小果、劣杂果、畸形果、病虫果、密集果及有伤粒等。疏除后使果粒大小整齐、外形美观。

之后,要严格细致地喷1次杀虫杀菌剂,药剂可选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喷克600倍,大生M-451000倍等。药液完全风干后及时套袋,一般上午喷施下午套袋。通常情况下是在花谢了后22~26天结束果穗整形与疏粒,套袋是在果粒比黄豆大时进行,选择白色透明纸袋,套袋前需要在全园喷施一遍农药,药物晾干之后应保证套袋口封严。套袋之后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做好葡萄枝叶的防治工作,采摘前1~2周可去袋,尽量将时间控制在上午十点前、下午四点后,去袋时将纸袋中下部撕开翘起,这有利于促进葡萄着色,去袋后3~4天摘叶,重点是将果穗附近的老叶摘除,同时要进行转果,这有利于果实均匀着色。
3、采收期管理技术
        果实的采收尽量不要提前,采取分批采收的原则,提前采收会导致葡萄糖分含量低,不利于储存,采收过程中用手持穗柄剪下,注意不要碰到果面导致果粉损伤,采后应及时将所采果实装箱入库,并保持低温存储。
三、土肥水管理技术
1、中耕技术
        葡萄在生长发育后期,常常遇到多雨天气,适时中耕除草可防涝和改善根系的生长环境,且能及时消灭杂草,减轻病虫危害,将除下的杂草积沤成有机肥更好。在多雨季节要浅中耕,耕深在5 cm左右,以消灭杂草为主。雨季过后进行深中耕,耕深在10~15 cm,注意不要伤害植株根系。
2、施肥技术
        催芽肥在萌芽前施入,以氮肥为主,目的是促进发芽整齐、叶片肥厚、花序健壮。每亩施尿素或磷酸二铵25~35 Kg千克,施肥后浇萌芽水。膨果肥在葡萄粒豌豆大小时施入,以氮肥为主,兼施磷钾肥,可选用氮磷钾复合肥,每亩30~45 Kg。采收后2周内施用有机肥作基肥,以利促发新根和翌年生长,每株施腐熟有机肥25~50 Kg。
3、浇水技术
        葡萄萌芽时浇1次水,开花前后不能浇水(尤其是花期),果粒膨大期要细水勤灌,其后的浇水要根据树体长势来判断。提倡采用滴灌方式浇水,能够做到精细化管理,对葡萄树体生长非常有利。7~8月,遇暴雨要及时排水防涝。总的来说,要做好合理灌溉,具体灌溉次数与灌溉量应是由土壤的含水量决定的,每次施肥后浇水一次,但是不能浇过多的水,园内湿度过大会增加果树的发病几率,水量足时可以多开几条沟,尽可能的减缓流水速度,防止在幼苗期大水冲泥糊叶片,对葡萄的正常光合作用造成影响,若是不慎出现冲泥现象,应及时采用清水对叶片进行喷洒冲洗。
四、病害防治技术技术
        夏季葡萄发生的病害和很多种,如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褐斑病等,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理念来防治各种病害,同时提倡采用避雨栽培提高病害防治效果。
        春季萌芽前做好清园,绒球期喷施石硫合剂(3~5波美度),新梢生长初期多施用保护性杀菌剂预防,如1∶0.7∶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等等。雨季来临前保证3~5次保护性杀菌剂。雨季来临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培养强壮树体,通风透光,不能郁闭;密切注视病害发生动态和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喷药,用药时浓度不要超过使用倍数,注意交替用药。在透翅蛾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强化对葡萄生长的监控管理,定期检查葡萄叶上有没有透翅蛾出现的迹象,提前做好预案,若是已经出现了透翅蛾病害,可以结合透翅蛾趋光性特点对其进行捕杀,灯光捕杀通常可以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将透翅蛾消除之后有利于葡萄的正常生长。关于葡萄病害中的白腐病,重点是要做好预防,强化葡萄生长的监控管理,就葡萄选种阶段就选种抵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一旦发现类似病症,应及时对病株进行处理,降低病虫害的扩大范围,常用的防治药物有百菌清试剂或者是福美双试剂。
结束语
        生长季葡萄树体生长旺盛,果实发育迅速,加之病虫害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生长凌乱、病害严重、品质不佳等。葡萄园管理人员应注意注重加强管理,做好树体管理、果实管理、土肥管理、病害防治,为确保葡萄树体生长发育与果实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开慧.葡萄田间管理的施肥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9,65(7):73-75..
[2]巫显伦.大棚精品葡萄田间管理栽培技术研究[J].大科技,2018,(26):252-253.
[3]刘桂梅.葡萄病虫害防治与田间管理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8,(7):69.
[4]李晓民,韦永科.陕西省关中地区葡萄培育田间管理[J].江西农业,2018,(6):42.
[5]曹海侠.冷棚葡萄建棚及其田间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18,(7):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