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压实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应用研究探述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5月15期   作者:赵永贵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赵永贵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2209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我国各行各业在此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以此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对于交通建设行业而言,也是如此。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也相应地对其提出了较多的需求。对于本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路沥青路面施工是实际公路建设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公路建设的最终质量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密切关系着人们的日常出行。而振荡压实技术是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作中一向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相关从业人员通过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作中对振荡压实技术加以合理运用,以此使整个施工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且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进行,都能够对项目实际需求加以满足。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对振荡压实技术的原理及关键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以达到提升振荡压实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作中应用效果的目的,进而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一定便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振荡压实;公路;沥青路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众多行业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交通出行方面,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无论是私家车,自行车,公交车还是轨道交通,起往往都和路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见,人们的日常出行对于路面有着较大的依赖性,随着交通工具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对公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对于我国从事公路建设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怎样做好这一份压力与机遇并存的工作,在机遇面前实现压力向动力的转化,进而实现整体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是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加以研究的重要问题。整个公路建设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诸多新技术涌现出来,对这些新技术加以合理应用,是使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得到提高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研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笔者对现阶段振荡压实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使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的策略加以探究,以期使具体施工工作能够对项目实际需求加以满足。
1振荡压实技术的原理与作用
        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要想使整体路面建设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就需先行对振荡压实技术原理加以了解与掌握。在振荡压实基础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的机械设施就是振荡压路机。而在振荡压路机中,最为重要的结构就是它的振荡轮,通常情况下,可将振荡轮分成水平垂直振荡轮和卧轴式振荡轮两种。在公路压实施工技术中对振荡机加以应用,明显区别于传统振动压实机,前者的工作原理在于,将能够进行对称同步旋转的更新快轴安装在振动轮内部,在偏心块轴发生同步旋转时,会使二者之间保持180度的相位差,且两者的偏心距离与偏心质量相同,进而可以在圆周范围内确保其所激起的激振力能够得到有效保持。正常来说,在激振力产生时,伴随有激振力偶出现,而后者可以实现振荡轮到扭矩的有效转换,而机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扭矩的影响,会向地面产生压力,并发出振荡波。这二者作用在被压实的地面上,最终会导致交变剪应变现象发生。与此同时,震荡轮处于静态情况时,其在垂直位置上也会发生一定的位移。再加上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二者相叠加,共同发生作用,被压实的路面受到此力的作用,其原粒粒子会发生错动或震动现象,甚至会出现位置重组的情况,上述情况会有效促进材料粒子间距的缩小,并以此起到更好的压实效果,为最终实现项目建设目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震动压实技术的关键点加以着重注意,先行查阅资料和实际案例,帮助自身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关键技术,然后再进行使用,如此一来,方可实现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从而将振动压实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振荡压实技术而言,系统间的相互振动是其工作原理的主要基础,地面和压路机之间有相互振动作用存在才能够对上述技术加以使用,进而方可进行路面建设工作。倘若整体系统和振荡压路机间的振动差距较大,路面压实工作则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与之相反,倘若振荡压路机和整体系统的振动彼此之间不存在太大的区别,或是完全相同,那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路面的压实效果将会较为理想。通常情况下,压路机的初始设计频率近似相等于相互振动的频率,但也有例外情况存在。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其需要保证压路机的频率要处在相互振动频率的范围以外,负责将会严重影响最终的路面压实效果。与此同时,压路机的频率也不可过高,否则其传递到地表中的能量将会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如此也会影响到最终的路面压实效果,使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除此以外,压路机和铺面会受到相互振动系统的影响,出现一定的损伤和毁坏,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对此加以重视,并有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否则将会大幅度降低实际操作时的手感。
笔者结合个人多年从业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振荡压实技术显著的应用效果。首先,对振荡压实技术加以采应用振荡压实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渗透的有效性,使其对实际工作需求加以满足,进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合料是最常见的路面材料,但该材料极易出现过度氧化的情况,使用振荡压实技术可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此外,使用振荡压实技术可以使路面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拥有较好的平整度,使行车舒适性得到显著提高。
2振荡压实混合料接缝碾压
2.1振荡碾压纵接缝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振荡压实混合料的接缝碾压技术加以重视,对于整个接缝碾压技术而言,其可分为振荡压实横向接缝碾压和纵向接缝碾压两个部分,当采用梯队模式,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对路面进行全面摊铺工作时,每次摊铺的位置都较为接近,且两次摊铺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并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因此,不会在对路面进行摊铺工作时形成明显的裂缝。由此可见,使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压实工作的过程中,只需要让压路机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特点,按照颜色对路面进行纵向碾压,如此方可得到较好的工作效果。与此同时,如果相关施工单位只使用了一台压路机,让其单独在施工路段进行作业,往往会引起一些问题。

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会安排两台压路机,同步进行施工操作,但需要保证在进行初始设定时,两台压路机彼此间有着较远的间隔距离,而后让两者沿着相同的车道进行施工作业,才用上述模式进行路面摊铺工作,会造成摊铺带内侧侧向限位缺失的情况,同时碾压轮的挤压也会对其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沥青混合料侧向偏移的现象发生。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安排压路机沿着纵接缝线来回进行一次预压操作,尤其需要对外延出去的部分加以重视,反复操作,而后再针对外侧路肩位置执行初压操作,如此方可达到满足实际项目需求的目的。在摊铺完成相邻的摊铺带后,还要再次进行错轮碾压工作,而该操作的起点则应设定为已经完成碾压操作路面的内侧位置。对于摊铺机而言,其往往会受到机械因素等外在因素的制约,因此,一旦摊铺带间有着较长的时间间隔,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安排机器先从左侧线一侧入手,来回进行碾压,而后再针对右侧线部分采取初压操作。
2.2振荡碾压横接缝
        所谓横接缝,即是每个摊铺工作作业段的连接部分,相关工作人员使用振荡压实横向接缝技术时,需要对上述横向接缝的具体特征加以了解和掌握。在转换摊铺作业段时,需要先将横接缝的相关技术处理工作做好,否则将无法保证整个路面有着较高的稳定性。相关人员在对横接缝实施碾压操作时,需要将刚性光轮压路机作为第一选择,让其沿着横接缝的方向执行碾压工作,如此一来,则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刚性光轮压路机的横向作业面效率。就现阶段而言,市面上常见的碾压轮轮宽约为15厘米,因此在进行路面压实工作时,新铺设的沥青混合料一定要处于该宽度范围内。在完成横接缝方向的碾压工作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安排压路机按顺序碾压新铺设的路段,直到横向的接缝被完全填补后方可终止。倘若还没对相邻的车道进行摊铺工作,则需要在没有进行摊铺的横接缝一侧垫上供压路机驶出的材料,而后再对横接缝进行碾压,以此达到保护摊铺带边缘的目的,避免其遭受挤压。与此同时,在处理纵横接缝的压实工艺时,通常情况下,相关人员需安排压路机先行碾压横接缝,待到完成后再碾压纵接缝,如此则可有效避免横接缝出现结构面分离的情况。倘若接缝处平整度较差,则需进行疏松处理,而后对平整度较差的位置进行补压。在对整个沥青路面的摊铺工作完成后,需要再压实其面层。其步骤是先对接缝进行碾压,而后的压实工作要沿着作业段进行,分别按次序执行初压,复压以及终压工作。
3振荡压实中的质量控制
3.1初压
        初压阶段的根本作用在于保证路面的平整稳定,在完成混合料的摊铺工作后就可以执行开初压操作。初压时设备应当有着较高的温度,对推移和开裂等问题的出现加以严防。在压实温度确定前,相关工作人员应先进行试铺和试压,对沥青材料的稠度,压路机的类型,混合料的类型以及气候温度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而后确定具体的压实温度。具体的碾压操作需要从外侧开始,逐步向中心推进,对于彼此相邻的碾压带而言,必须和一半的轮宽出现重叠,但一定要注意,需要最后进行路面中心位置的碾压工作,待到这一步完成才是第一遍工作的整体完成。如果有路肩或是挡板等物体位于边缘位置,需保证压路机进行碾压工作时紧紧靠着支挡。如果没有其他物体位于边缘位置时,应要在距离边缘30~40cm的位置进行碾压工作,待到完成后再对边缘进行碾压,对于压路机而言,应当处在已被压实的路面上,而不可全部处于边缘位置,以避免因为压路机过重,给路面带来太大的负荷,致使路基边缘出现塌陷或移位等情况。初压时,应对轻型压路机加以使用,或是在关闭振荡压路机的振荡装置后再进行碾压工作,与此同时,驱动轮一定要对着摊铺机,不可对碾压路线进行突然更改,以避免合料有推移情况出现。在最初起动和最后停止时,压路机需要进行减速,而后缓慢行驶。
3.2复压
        复压工作的主要作用是压实路面,在整个振荡压实施工工作中,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进行压路操作时应当先行开启振荡装置。对实际路面情况加以充分考虑,而后再确定具体的碾压方式,且通过试压情况选择碾压的具体遍数,通常情况为3~5次,合理遍数的选取可使整个压实路面符合实际项目的要求,有着较好的压实度和空隙率,且没有明显的轮迹遗留。在进行铺装压实工作时,要将振动频率控制在35~50Hz的区间范围内,振幅介于0.3~0.8mm,具体数值要结合混合料的温度,层厚及具体种类来确定。若有着较大的层厚,在选取频率和振幅时应选择较大的数值。对于相邻碾压带,彼此间应该有着10~20cm的宽度重叠。倘若需要振荡压路机进行倒车,应当先关闭振荡装置,待到倒车完毕,重新前进时再次开启装置,以此避免混合料出现鼓包。
3.3终压
        整理是终压的根本作用,其需要消除此前碾压工作在路面上留下的轮迹。进行终压操作,需要关闭振荡装置,而后反复碾压1~2遍,以使路面有着较高的平整度。
3.4注意事项
        碾压段的长度需要和摊铺速度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关系。在进行碾压工作时,如果压路机的碾轮上存在混合料时,可在碾压轮上洒上少量的清水或用洗衣粉水,切记不可将柴油洒在上面。如果是轮胎压路机,洒水工作要在轮胎发热后方可进行。在压路机进行施工工作时,没有成型的路面上不可以停车,也不可以有多余的车辆行驶。对于振荡压路机而言,如果行驶在成型路面上,需先将振荡装置关闭。压路机往往难以有效处理一些角落,边缘或是接头处等局部位置,相关工作人员可对振动夯板加以利用,以此完成压实工作。在对检查井、雨水井边缘进行路面压实时,可使用人工夯锤的方式,以此使路面压实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4结论
        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应用振荡压实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目标,且对各项技术的特征加以分析,以此选择最为适合当前项目的技术,而后对该技术的相关理论研究加以学习,进一步掌握,以此使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保证项目具有较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常永青.浅析振荡压实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运用[J].砖瓦世界,2020,(16):210.
[2]韦召爵.振荡压实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1):1584.
[3]孙雨.振荡压实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7):1523.
[4]路德伟,王在广.振荡压实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6):159,163.
[5]施春晓.振荡压实技术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7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