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实施现状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5月15期   作者:孟思宇 孟珍珍指导老师
[导读] 现如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四通八达的交通工具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孟思宇  孟珍珍指导老师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现如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四通八达的交通工具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交通安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潜在的危险预见性不高,自我保护意识较弱。笔者主要从幼儿园,家庭及社会对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实施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当前在交通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若干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建议。以促进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及掌握。
关键词: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实施现状    

        近年来,学前儿童的安全事故频发;其中,交通事故对幼儿的影响极大。现今的儿童生活在交通发达的时代,交通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四通八达的交通给人们带来高效便捷的生活的同时,也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幼儿对交通安全方面的认知不足以及幼儿园中交通安全教育资源薄弱等因素,更应该对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引起重视。对学前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减少交通事故,保护其生命和身体,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1]因此,对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受到社会等方面很高的关注。针对这一现象,在幼儿园中对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极为必要。
        一、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儿童掌握交通规则以及一些交通知识最直接的目的是保护自身安全。对于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实施,使得学前儿童对交通安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对学前儿童有重要影响。但在调查的过程中,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实施却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被解决。
        (一)交通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效果差
        1.幼儿主体性未能体现,幼儿缺乏主动探索
        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幼儿主动积极的探索。笔者经观察发现活动中未突出幼儿主体性。
        在大班幼儿社会教育活动《交通知识我知道》过程中,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已经将所有的交通标志准备好,并向幼儿一一介绍,过程中只是为幼儿播放交通安全动画,加深幼儿对交通知识的记忆,活动结束后简单回顾提问。该活动可以幼儿自己向大家介绍日常中的交通标志,让幼儿参与活动中,开展游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幼儿自己深入探索。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只是单纯开展活动。
        2.教师对交通知识认知不足,指导不当
        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交通安全知识了解不多,更需要教师强有力的科学指导和及时干预。笔者经过观察发现教师教师认知不足,存在以下问题。
        教师向幼儿传递的交通知识大多是日常经验,不能向幼儿提供更加科学的知识,也不能及时干预造成指导不当。
        3.园区有关交通安全教育环境创设不足
        幼儿园中的环境创设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交通安全教育实施应注重环境创设的作用。经过笔者观察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环境创设有以下问题。


        交通安全环境创设形式较少,内容不够全面。幼儿园所采取的环境创设多以绘画这种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为幼儿呈现的也是简单交通标志,并未深入。
        (二)家长对学前儿童掌握交通安全知识以及能力不够重视
        现如今,孩子上下学都有专门的人接送以及专门的上下学交通工具;现在的幼儿园一般是开在小区内或者离小区较近,家长接送孩子也比较方便,几乎走几步便能到家,孩子所能接触的交通知识较少。因此,家长以及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交通安全知识掌握不够了解,对幼儿的交通安全能力尚未引起重视。
        (三)园区教育中针对交通安全开展的形式单一
        幼儿园针对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实施方式较为单一,并且未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方法。在与教师访谈中可以看出,当问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大部分的教师回答是集体讲授以及集体观看视频教学。并为开展多种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及幼儿是否掌握交通知识不了解。
        二、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实施的对策
        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实施,激发幼儿对交通知识的兴趣,提高幼儿掌握交通知识的能力,使幼儿意识到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幼儿,家长,教师需要被正确引导,了解交通安全教育实施的重要性。而社会各力量参与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现状正如幼儿成长的过程一般,有问题的产生,有解决的方法,有逐渐壮大的发展。因此,为提高学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质量的有效性,接下来将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交通安全教育的概念和目的
        家长对交通知识的不科学的认知对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家长能够正确的认识交通安全教育的概念和目的,便能够在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中朝向积极目标进发。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带来积极的促进的作用。
        首先,幼儿园应多组织家长与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体验活动:如“小小
交警”“做一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提高家长对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视。
        再者,开展学前儿童交通安全专题家长会,针对家长对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概念和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为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出现的问题提供专业的解答。
        (二)家长应自我提升交通安全教育能力
        首先,家长应主动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正确的向幼儿进行交通安全等知识进行示范,给幼儿以模仿的对象。再对具体的示范活动进行分析,使得自身提升交通安全教育能力。其次,家长应扩充自己的交通知识来源,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讲座,丰富自身的交通安全理念。
        [参考文献]
[1]张雪,罗恒,李文昊,左明章.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探究式学习环境设计与效果研究——以儿童交通安全教育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1):69-75+83.
[2]邱辉朝.浅谈加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问题[J].交通与运输,2013,29(05):75-76.
[3]邓晓凌,向劲松.对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绘本及游戏书设计的建议[J].道路交通管理,2018(12):42.
作者简介:
姓名:孟思宇  性别:女   民族:汉  学历:本科 山东协和学院学生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本文指导教师系山东协和学院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