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采购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5月15期   作者:孟昭伟
[导读] 现阶段的企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供应商质量管理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孟昭伟
        豪德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613
        摘要:现阶段的企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供应商质量管理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管理手段上必须不断的增加,继续按照传统的模式来开展工作,不仅无法在效益上良好的提升,还会导致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在供应商质量管理当中,容易产生较多的缺失和疏漏现象,这对于将来工作的进步,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供应商质量管理的体系必须不断健全,在方式、方法上灵活调整。文章针对供应商质量管理在企业的实施现状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供应商;质量;管理;企业;实施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供应商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供应商质量管理在企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运营成本,影响着企业的而市场发展潜力、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市场声誉等。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在实施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供应商质量管理理念较差、缺乏专门性的相关投入、缺乏完善的相关政策体系、缺乏专业化的供应商质量管理人才等长期困扰着企业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因此,必须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升企业的供应商质量管理能力。
        由于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产品具有更新较快的特点,所以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传统形式的供应商质量管理理论以及方法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把质量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上的同时,还要寻求科学的质量管理举措作为支撑。
一、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问题
(一)管理方案不健全
        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正努力的通过合理化手段来完成,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进行,是比较困难的内容。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在供应商质量管理方面,并没有在方案的设定过程中保持足够的健全,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综合进步。第一,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初期阶段,未开展深入的考察、调研,大部分情况下,完全是按照老旧的标准来分析和掌控,表面上能够达到按部就班的效果,实际上根本不符合需求,甚至是造成了严重的疏漏,这对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阻碍现象。第二,管理方案长期表现为不健全的现象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混乱程度不断增加,各类突发问题的应对、解决等,都没有办法得到理想的成绩,甚至是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内部紊乱,此种情况下,必须对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内涵良好增加。
(二)管理体系混乱
        与一般的工作内容有所不同,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表现为体系混乱的情况,并且在很多工作的开展和实践过程中,都没有良好的解决,以至于部分问题表现为长久积累的现象。第一,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制度设定,完全是套用成功案例,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供应商质量管理必须应对多元化的工作内容,按照单一的指标和方法,并不能满足企业自身的需求,即便是在管理效率上获得良好的提升,管理质量依然无法得到较多的保障,甚至是造成了很大的缺失和疏漏。第二,管理手段的运用过程中,完全是通过强制性的方式来完成,不具备较高的协调性。强制性方法的运作,的确可以在短期内,促使供应商质量管理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可是对于长期工作而言,特别容易产生严重的损失现象,而且在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效果上,容易表现出诟病的现象。


(三)管理评价不足
        就供应商质量管理本身而言,管理评价的问题,也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对象,而且在处置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合理化的模式来开展。首先,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评价手段应用,表现为严重的忽视现象,部分企业对于该方面的工作,并没有过度的看重,甚至是完全通过简单的评价来完成,这种现象发生以后,直接影响到了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而且在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进行过程中,无法形成稳定的合作伙伴,导致企业自身的竞争压力不断提升,针对未来工作的部署和安排,难以得到理想的成绩。其次,管理评价的实施,往往是按照经验作业模式来完成的,对于实践工作、理论工作没有良好的结合,这种现象的发生,会严重威胁到企业的正常拓展,在内外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产生较多的隐患。从这一点来看,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评价工作,应坚持做出妥善的改变,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综合效用。
二、供应链采购中对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对供应商质量的管理体系包括两个主要的内容:管理流程和机制[2]。尽管很多企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对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流程和机制,但是还是存在不全面的地方。比如,发现产品问题后的处理方式、反馈意见的主体不明确等。对于这些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企业应该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例如,生产手机的企业在对相关配件的质量检查中发现了问题之后,应该立即向质量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汇报,请相关检测部门进一步评审,落实问题后,应该及时与供应商取得联系,查找原因,并且不能将这批材料投入生产。如果问题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应该及时向经理报告,请经理负责解决。
(二)对关键的环节与供应商形成双向质量控制的机制
        企业应该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并形成质量的双向管理机制[3]。双向管理机制要求供应商加入到企业的生产环节之中,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更加专业的材料使用规则。例如,生产手机的企业在设计了一款新型的手机,可以在投入市场之前邀请供应商一起加入新产品的研究,比如,针对手机的功能是否需要更换某些配件的材料,供应商根据企业的产品定位以及生产目标给出一些更加合理的建议。这样的质量方式不仅能加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还能得到更加专业的材料知识指导。(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只是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的一个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应该仅仅有管理的措施,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效果评价机制,这样的方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应该与技术部门合作开发质量管理效果的网络评估平台,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录入到平台之中,包括提供的材料名称、数量以及供应商的生产地等,通过这样的平台时时记录质量的评估效果。
三、结论
        通过对供应商质量管理开展多元化的操作,很多工作的安排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各方面的工作能够按照预期设想来完成。日后,应继续在供应商质量管理方面,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创新,要坚持考虑到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时代发展需求。另外,企业必须对成功案例、失败案例开展借鉴和分析,挖掘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促使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手段,能够更好的去转变,为国家发展和市场
稳定,努力做出卓越的贡献。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是整个质量链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在整个产业链的分工合作过程中实现,做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在竞争日益激励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供应商的管理和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供应商管理是现代化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企业的绩效和供应商直接相关。供应商处于企业价值链的最前端,贯穿于企业创造价值的全过程。因此,供应商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经营质量。如何对供应商建立积极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降低因原料不良产生的失效成本,对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磊,赵文澜.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探讨[J].财会学习,2016(08).
[2]徐维莉.采购过程中的供应商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16(04).
[3]赵晓琳.供应链采购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J].当代经济,2016(02).
[4]陈义梅.柴油机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5(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