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飞
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 内蒙古 010010
摘要:近年来室内家装质量的参差不齐,不断暴露出室内空气污染物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使得室内空气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有甲醛、苯、TVOC、氨、氡几种,本文主要通过陈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行业发展现状,提醒人们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健康。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物;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居家装修要求的不断提高,往往忽略了装修过程中存在的污染物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加之目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行业水平的参差不齐,无法准确的检测出室内空气质量准确的数值,致使对人们产生了误导,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因此有必要对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醒人们要对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加强重视,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健康。
一、室内空气污染物中主要有害物质来源及其危害
甲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头晕、乏力、恶心、胸闷、眼痛、嗓子疼、失眠、记忆力减退记忆植物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各种人造板材(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中由于使用了粘合剂,因而可含有甲醛。凡是大量使用粘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释放,甲醛释放周期较长,一般3到15年不等。
苯:苯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大量使用的化工原料,如涂料、木器漆、胶粘剂及各种有机溶剂。在涂料的成膜和固化过程中,其中所含有的甲醛、苯类等可挥发成分会从涂料中释放,造成污染。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TVOC:室内的TVOC主要是有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散发出来的。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痛、无力、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氨:氨主要来自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添加剂,如防冻剂、膨胀剂;建筑材料中的胶粘剂、涂料添加剂及增白剂;人体代谢废弃物。眼、鼻、咽部有辛辣感,流泪、喷嚏、胸闷、头痛、乏力等。
氡:氡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氡气,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具有放射性。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花岗岩、水泥及石膏之类,特别是含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最容易释放氡,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后,能引起肺癌,也能严重地损伤肾脏。
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行业发展
1、国外许多国家对于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关注较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经常出现乏力、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经研究发现,这种症状与建筑物中的有机挥发物有关,故称此症状为建筑物综合症;至此,国外许多研究机构投巨资致力于室内环境的研究,主要围绕病态建筑物综合症(SBS)的成因,预防氡(Rn)辐射的控制,室内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建立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标准和技术规范,如日本制定了《关于限制有害物质的家庭用品的法律》,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有害物品法》和《消费品安全法》,规定所有家用有害产品都必须带有“警告标签”,制订了《室内空气中VOC采样及分析规范》、《化学蒸汽入侵下居室室内空气》、《室内空气样品分析导则》等技术规范[1],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制定了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和家庭用品管理的相关法律,德国1978年发布了第一个环境标志蓝色天使,丹麦,挪威制定了健康材料标准,规定涂料产品在使用说明上明示性能指标和健康指标,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
2、我国开始意识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化学污染物大多为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但随着技术的研发此类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已大大降低,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装饰装修材料。
三、现行有效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局、卫生部联合发布的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检验标准,主要适用于居民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其它室内环境也可通用。标准中共设定19项检验指标,其中物理性能用温湿度、空气流速指标评价;化学方面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氨、臭氧、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并芘、可吸入颗粒物、总挥发性有机物13个指标评价;生物性能方面,有菌落总数评;放射性角度则依据氡的含量(年平均值)进行评判。该标准较为全面得评价了室内空气质量,对于性能指标要求较高,是目前室内空气检测最为推荐的国家标准。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是质检总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2001年颁布,现已修改三次。该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一般只作为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室内环境检测,适用性较窄,但针对性强。规范中对每一种类的装饰装修材料都进行了限定,但是对于有害物质指标的检测只规定了5项,包括放射性氡、甲醛、氨、苯和TVOC。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标准检测方法不统一。GB/T 18883中选取了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而GB 50325则选择了苯和TVOC,忽略了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的危害从某种程度上远超过苯,应该对此重视;此外,两个标准对于采样方法,个别指标限量值都有差异,长此以往,会给消费者采用何种标准,检测指标合格与否造成一种困惑。因此建议根据目前现状,重新修订或整合室内空气检测标准,尤其对于检测方法的合理性,相关检测部门和科研机构应加大研究力度,确保方法和指标的统一性;
2、检测机构不规范。近年来,国内从事室内空气检测的机构迅速增多,看准利益的诱惑却失去了能力的保证,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操作过程的规范性都直接影响了数据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快速测试仪器,如甲醛测试仪器,虽然能测试出检测结果,但是笔者认为检测结果的可溯源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实用性有待证实,只建议作为参考使用。同时也需要监管部门这只无形的手,加大监督力度,规范行业行为,确保检测部门资质的有效性,检测能力的符合性。
3、人们意识的误区。人们对室内空气检测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将甲醛危害性扩大化,认为空气中的异味全部来源于板材中的甲醛,其不然,各种装饰材料都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这就需要环保部门、检测部门或者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普及家装知识,正确对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缓解。
五、结束语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在我国逐步兴起,虽然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但是笔者相信通过各个相关部门的整治,规范,通过各个检测机构的严格把控,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笔者认为除了加强相关机构的把控以外还应加大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宣传力度,劝诫人们不要过于恐惧室内空气污染,做好预防措施。
1、[1]刘文凯.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
2、[2]朱栋华,郭淑娟,曹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J].建筑节能,2008(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