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向德进
[导读] 安全教育管理一直都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关系着师生的生命安全,必须受到重视。

贵州六盘水水城县龙场乡麻窝小学   向德进  553018

摘要:安全教育管理一直都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关系着师生的生命安全,必须受到重视。在农村地区,部分小学没有足够的资金,很多安全设施无法完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要真正地将安全教育落实到位,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并且增强师生安全急救能力。本文选择农村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强调农村小学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小学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强化当地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安全教育意义;开展
        儿童安全教育涉及众多方面,而儿童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在儿童安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应该明确儿童安全教育的意义所在,确保儿童安全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治安要求,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安全意识的提升,能够补充并提升小学素质教育的有序开展。
        一、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适应复杂的社会治安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学校园内外的社会化现象也越发的显著,小学校园内以及小学校园周边的环境变得商业化与复杂化,校园内学生拉帮结派的不良风气也普遍存在,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与霸凌案件呈多发趋势,在这种复杂的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下,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唯有在小学教育实践中深入地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才能有效地提升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与应对复杂社会治安形势的能力。
        (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在小学阶段对儿童开展安全教育将有效地促进儿童生命意识的提升。小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不够全面与深入,缺乏法律意识,做事考虑不周到,很容易盲目行事。小学阶段的儿童打架斗殴、盗窃等违法行为频发。基于上述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小学阶段儿童的引导与教育,避免其出现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而小学教学实践中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安全教育的开展正好适应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提升儿童的安全意识与心理素质有着很大的启益。
         (三)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有序开展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尤其是体验式安全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外,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实现学生终生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家庭、社会、学校来说也是意义重大。在学校内开展安全教育,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良好氛围,打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


 
        二、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不可忽视.但是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加上农村的应试教育思想严重,教师本身不具备专业的安全知识,校园形式化地进行简单的安全教育及实践演练,难以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农村小学普遍对安全教育不重视,所以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方式及活动都比较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很低,他们无法真正学会在发生溺水、火灾或者台风之类事故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而且,部分农村小学的安全教育职能部门形同虚设,并未发挥任何作用。
        (二)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需要很多基础的安全设施,但部分偏远地区政府资金有限,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善整个地区的校园安全设施,一些学校甚至连灭火器等基础安全设备都较为紧缺,其他设施配备也不齐全,隐患重重,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遭遇自然灾害,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或长年在外打工,认为孩子上学了,学校就是孩子的监护人,就很少关心他们的安全教育问题。学校成了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唯一场所。很多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的,隔代教育本身就存在许多缺陷,再加上爷爷奶奶的安全知识不够,也无法对孩子进行实时的管教。部分农村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有着较多的河流沟渠,学生天性活泼爱玩,若家长和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安全事故极易发生。
        三、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两类:一是生理方面的,也就是人身安全方面的安全教育知识和安全技能掌握,如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二是心理方面,这方面为了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对学生的内心进行引导,包括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间人际关系指导、健康的健全的人格培养及常见行为问题等。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及影响学生的其他事故。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贷”也会成为危害学生安全的问题。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上还应加入关于性知识和网络上的教育。
        四、安全教育的途径
        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有忠实取向,要最大限度地按照课程计划的原本意图实施课程,也要有相互适应的取向,在实施区域要充分考虑到具体情况,从社会、学生需要入手,在实施时要有灵活性,在实际中再修改。为了能保障安全教育有效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保证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课时数充足;二是配备安全教育教学设施;三是增强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四是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多媒体媒介、新媒体媒介在安全教育中展开不同的运用。
        五、结语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事故的发生,农村学校及教师务必转变教育观念,从强化自身安全知识做起,再协调当地教育部门合力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强化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同时,家长的极力配合也是降低学生校外事故发生概率的关键,因此家校合作同样重要。总体而言,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学校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与反思,认真改进工作,做好农村小学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娟.小学生安全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18(4):104-107.
[2]任兴明.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与有效措施[J].当代中国教育,2018(3):43-47.
[3]陈莉.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与路径[J].教育探索,2017(5):78-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