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理性思维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马永科
[导读] 初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证能力培养,让学生真正以教材为工具认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生物实验的基础上学习生物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阿阳中学   马永科

摘要:初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证能力培养,让学生真正以教材为工具认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生物实验的基础上学习生物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理性思维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理性思维;教学策略;初中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引言: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理性思维已经是实验中特别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实验教学当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并在日常做实验的过程中加以训练。通过对实验知识的掌握以及用理性思维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有效的处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浅析理性思维
        思维是一种间接反应,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事物的概括。简而言之,就是人们通过不同的介质感受到不同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得出结论的复杂过程。而理性思维则是人的大脑通过获得的数据信息,对事物进行客观、合理分析,得出公正严谨科学理论的思维方式。较之于其他思维方式,具有助于打破思维误区等许多优势[1]。
        3.理性思维在初中生物学中教学策略
        3.1借助科学原理,理性思维推导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以各种实验为基础,以理性思维进行推导,从而得出了许多科学论证,这些论证的过程就是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所在。教育工作者应该借鉴前人的经验,将简单的实验场景搬入课堂,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学的魅力。以常见的光合作用为实验基础,我们准备两份相同的绿植,一盆放在有阳光的条件下,一盆用黑色幕布遮挡不能接触阳光,等同的时间内,其他相同条件下观察绿植的生长情况,便能通过这个实验来节时光合作用的实验原理,也能教育学生多多观察身边的事物[2]。
        3.2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思维
       情境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师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演示,学生会在理解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思维与理解,从而不断培养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课时,由于单一、僵化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媒介,搜集不同生物的栖息环境,实现情境导入。首先,教师要通过图片与视频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生物生活的不同环境因素。如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让学生有基本的认识;其次,教师要运用幻灯片的放映功能,动态展示蚯蚓与金鱼的生长环境,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蚯蚓与金鱼互换一下生活环境,他们还能生存吗”。学生在观看教师展示的多媒体内容后,会有更加图像化的记忆;最后,学生会在自己的理解上,不断深化、思考,形成自己的记忆方式,加深了学生的对生物知识的印象。



        3.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人对待同一个事物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所以在进行生物学实验时,教师不应该根据课本按部就班,教学生去做实验,而应该将做实验的主动权交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考来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可以点播,但是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们答案,通过这种自主探究的形式,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生物实验《探究蚂蚁的行为》,通常在进行该实验时,会准备一定数量的蚂蚁,然后为蚂蚁提供不同气味的食物,保证其他条件一样,观察蚂蚁在觅食环节的行为。整个实验思想看似天衣无缝,并没有任何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习惯性思维,想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打破习惯性思维,从原本的设计方案中去找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带着疑问,让学生们去寻找更好的、更全面的实验方案[3]。
        3.4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评思维也属于创新思维的一种,学生只有敢于批判才能够提升内部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们要鼓励学生们敢于提问、质疑,营造一个和谐的生物课堂,这样才能够激发初中生创造的火花。
        例如,在生物学教学中,有一个实验叫做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多》,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有些学生总容易操作错误,也给实验带来了不便,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去提问哪个部分可以优化?有些学生觉得吸气和呼气部分,还不如直接用嘴吹,但是嘴吹又缺乏对照组。那么就可以设置一个装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将注射器以及吸管在内部注入空气,这就形成了对照组。在整个实验中,学生并没有按部就班,而是对传统实验进行了质疑、批评,也产生了新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形成。
        3.5善用理性思维,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反向思维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一次次实验中,应具备理性思维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每个实验环节的正确性、真实性。在实验中,也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不仅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实验论证,也可以记录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逻辑,以便于后期查缺补漏。再则,应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在实验中我们难免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试着用反向思维去理解事情的本质,促进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更深厚的学习兴趣[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学这种启蒙阶段,学生不能以追求高分为学习目标,而是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策略中,应更加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思维是创造力,理想思维则是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的限定了框架,帮大家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将理性思维渗透到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策略中,便是为学生埋下一笔宝藏,等待他们将宝藏变成财富。
参考文献
[1]张培贤.初中生物理性思维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9.
[2]任梦然,李秋石.基于理性思维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进阶[J].生物学学,2018(01):34-36.
[3]伯海英.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发展理性思维[J].中学生物教学,2017(10):8-10.
[4]张海锋.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19(10):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