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张玲
[导读] 素质教育要求中职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既要强化学生的知识库存,也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机械人才。

辽宁省葫芦岛市锦西工业学校  张玲   125001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中职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既要强化学生的知识库存,也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机械人才。但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因而在课程的开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提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是现阶段中职教师必须解决的重点课题之一。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达成在扩展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相关工作技能的教学目的,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社会生活打下稳固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工业时代的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学校专业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但是当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教学为例,论述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机械专业的有效性教学,提出创建兴趣小组、适当运用多媒体、增加实验教学、举办技能操作比赛、改进考核体系等策略,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建兴趣小组,刺激探求热情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相比理论知识显得更加重要,这就导致多数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教学时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因而教师应当先对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行有效刺激。兴趣小组学习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属于全新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思维。兴趣小组的形式能够充分焕发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高质量机械制教学课堂,推动中职机械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体会机械专业教学的独特韵味,同时为学生间相互沟通交流提供环境,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学生人际关系,进而打造温馨班级。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构建多样化教学内容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已购买多媒体设备,且理工科教师普遍掌握基本使用技术。教师能够利用这一新型资源构建多样化机械课堂,减轻学生对复杂机械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刺激学生主动探究机械知识。备课阶段,教师应根据机械制图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予以梳理,并整合成多媒体课件。例如,教材中机械零部件组装过程以及三视图转化为动态视频或者三维模型等内容,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机械知识理解更为透彻,而且生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根据视频内容制定相关练习题,并于指定时间以问答形式检验学习成果。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更容易深入地思考,在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创建一个完善的机械专业知识体系。
        三、增加实验教学,锤炼实践技巧
        实验教学是理工科教育的重要方法。机械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特殊性,如要求学生能够熟悉机械内部构造等,而实验教学可提供具体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学会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以具象化的形式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中职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在固有教学模式内添加实践教学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应认真整理重点实验内容,并针对学生的知识框架以及学习兴趣从中选择实验内容,准备满足学生需求的实验器材。其次,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以教材知识体系为依据,从而加强知识关联度,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最后,通过奖励措施激发学生自信心以及参与积极性,锤炼学生的实践技巧。通过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呈现,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定期举办技能操作比赛,提升学习积极性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是,由于中职机械专业教材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甚至可能导致学生感到厌烦,无心学习。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实践技能较书面知识更为重要。针对这一特性,教师可定期举办实践类技能比赛,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需以教材内容为基本参考,选择比赛内容,如要求学生观察自行车运动状态,规定时间内绘制轴承三视图,并在Solid works内构件动态模型,通过二维、三维以及动态模型的创作,强化学生对机械类软件的使用能力。此外,教师可邀请物理、数学等科目教师,共同解答学生疑问。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科技发展趋势,而且令学生从多维度了解到知识的复杂性以及深度,激发学生对机械知识的探究欲望。比赛评定标准以参与度、完成度、质量为核心,定期邀请机械企业的工程师为学生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并亲自为学生颁发奖励,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定期举办机械技能比赛,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以及环境,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学习机械知识的方向,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机械行业走得更远。
        五、改进考核体系,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可对现有考核体系进行改进和创新。一是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商议考试项目和模式的设定,随机选取一节课堂作为讨论会,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之后根据学生的选择确定考试的项目与评分标准;同时进行实践考核,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及时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二是教师可选择电子试卷的形式,适当在其中放置机械设备的电子模型,根据学生的偏好设置背景音乐,缓解学生考试压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答疑,更有助于呈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三是教师可提供错题集合模块,针对错题予以汇总,并在课堂中加以重点讲解,再发布类似的题目检测学生的纠错情况。四是教师通过卷面情况了解学生的近期状况,针对心态产生偏差的学生及时疏导,排除学生对机械专业知识学习的抵触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能够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有效舒缓考试的紧张氛围,缓解学生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学生在较好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参考文献:
[1]沈宇峰.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J].现代职业教育,2019(13).
[2]张冰心.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