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提高学生绘画的创作及技巧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张蕾
[导读] 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担负着学生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培养的重要职责。

陕西省大荔县埝桥镇中心小学  张蕾  715107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担负着学生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培养的重要职责。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现代教育体系下,小学美术教学要积极迎合教育发展形势,积极加强学生动手创作能力的培养。然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也就需要美术教师能够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强化学生动手意识,同时还要有观察美的眼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针对当代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以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对后期的美术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有所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 绘图 创作与技巧 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美术最常见最普遍的教学内容就是绘画,因为绘画所需要的材料简单、容易具备,学生在课本中临摹或者画生活中的实物也相对比较容易。另外小学生对色彩的喜爱兴趣会比较高,老师在课堂中良好的教学指导会让学生发现创作绘画的乐趣。教师应该不断加强绘画的教学力度,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创作绘画,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形成对美的认知,为生活增添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小学美术教学是学生艺术启蒙的奠基石,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切实做好小学美术教学极为必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绘画的教育引导,可以使他们在美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1.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应试教育的影响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美术开放式教学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如能打好美术基础,对于他们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受益和帮助。美术学习,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他们对文化的艺术感悟。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往往急功近利,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文化成绩,对于上不上美术课,会不会画画则毫不关注,这是现存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2美术教师综合素质不足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教学环境等的影响,虽然小学美术课堂一周两节课正常开设,但是,美术教师一直都没有像主课教师一样受到重视,导致有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消极怠慢。另一方面,因为缺少正规的学习培训,加上平时不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有部分美术教师缺乏丰富的美术知识与教学经验。因此,在开展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敷衍懈怠,由于缺乏“开放”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习兴趣不足,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1.3学生个性差异的影响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主要精神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教育部制订的《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但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有部分老师对有着个性差异的学生采用“一刀切”教学,不管学生听得懂、听不懂,只要完成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就行。



        2.提升小学生绘画创作及技巧的措施
        2.1注重课堂涂鸦活动,激发学生绘画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涂鸦式活动的开展并不是毫无目的地让学生“乱来”,而是要紧密结合美术课程教学要求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涂鸦活动,从而保证涂鸦的有效性。美术,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突出特点就是需要手脑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对于美术材料的认识,还是对美术技能的掌握与运用,都是需要在不断的感受和尝试中完成的,而涂鸦活动正是学生进行美术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在进行涂鸦式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发展特点,科学设计涂鸦活动,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2.2强化课堂互动,拉近情感距离
        互动,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而是一种良性的相处模式。互动教学,强调的是彼此心灵层面的理解认知,是一种建立在倾听之上的动态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创设互动的情境,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智慧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智慧的火花激烈地碰撞,既能带给学生更多思考,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在互动过程中,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边说边笑,有的学生则能从别人的观察创作中发现自己没发现的特点,有的学生则是发现同学的配色丰富线条优美、表达情绪的方式很不同,课堂氛围既热闹又欢快。最后,教师邀请几个学生做课堂小模特,学生也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这一氛围中,教师向学生渗透绘画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也都能认真聆听,课堂效率也随之提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知识,而是需要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表达自我。互动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2.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创新人格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这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所在。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开放的美术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在教师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挥出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画。例如:老师让学生画美丽的天空,不应该固定天空一定是一片蓝色再加几朵洁白的云,而是通过引导并鼓励学生画出龙卷风的天空、雷电交加的天空、乌云密布的天空、飘满精美风筝的天空、晴雨交加的天空、一轮彩虹挂枝头的天空,大雁往南飞的天空……
        结语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美术教学中,老师要重视绘画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影响,要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技巧。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切实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美术教学中成功地为孩子们打开了绘画的大门,调动起学生们的美术学习热情和自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布仁.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 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 :245.
[2] 赵慧梅.试析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J].考试周刊,2019(64):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