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姚雪花
[导读] 小学数学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设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到一起,进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江西省宜丰县新昌镇第一小学   姚雪花   336300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设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到一起,进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数学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要学会借助生活问题、生活经历和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在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时,需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配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运用
        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互联系,大部分的数学内容都来自实际生活,所以数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生活中各种事例都可以当作数学教材来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记忆重点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注重数学学科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地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授课,提升数学教学工作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利用数学知识,最终提升总体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应试教育影响力大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仍然是采用不断复习、学习的方式,如此循环往复。其实这是受应试教育长期影响所致,教师的初衷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这样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一味地重视应试教育,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就不能得到有效发展。这样的教学通常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机械记忆。但是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课程,这样的要求其实并不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很大帮助,甚至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不少教师还会要求学生记背各种数学公式、定理,并没有对其中的推导过程做一个讲解,而且教学也过于刻板,常会用一些学生不好理解的专业名词。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就会变得机械刻板,往往知道结论会机械套用公式,一旦变了题型又不知所措,这样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忽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
        数学中会涉及大量的习题,学生解决数学习题的能力对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学生如果拥有较强的解题能力,这将对数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很有帮助,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习题的结果,但对于学习方法的传授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时,往往局限于标准答案的讲解,对学生解题技巧的培养并没有充分落实[2]。这样学生下次遇到新的习题时,往往只会按照既定的已有思维,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实并没有得到锻炼,更不会去举一反三,问题解决起来依然困难重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策略
        (一)借助生活问题创设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问题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很容易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内容开展探究性的学习互动,进而在生活问题的反思与解决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也会更加高效。数学教师在借助生活问题创设情境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能力,找准生活问题与数学情境创设的结合点,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数学课堂更具吸引力。
        (二)开展实践教学
        教师应注重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优化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所以,在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这一背景下,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安排实践活动。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应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合理地开展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各种数学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将在课堂上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观察各种和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并尝试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三)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要充分联系实际的生活,使数学知识实际应用性提高,而不只是停留于课本,应用于考试。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将教材与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就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尝试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主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
        (四)借助声像资料创设情境
        基于数学课程的内容特点,其中拥有很多抽象化、复杂化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思维障碍和学习难度。生活情境的科学创设,能够让相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破思维障碍和学习瓶颈。而在创设生活情境的诸多方法中,多媒体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和途径,尤其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不断增多。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可以多借助声像资料来创设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另一方面可以让数学课堂更具形象化、生活化和趣味化的特征,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潜能的激发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数学教师只是依靠传统教育进行教学,不仅教学效率相对较低,知识的呈现也不够形象和具体,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声像资料创设情境,创编一些FLASH动画、图片、幻灯片等教学内容,再配上教师的教学语言,那么,数学知识的教学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总结: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生活情境,充分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
参考文献:
[1]苏青.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创设[J].黑河教育,2020(07):47-48.
[2]赵炎.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0(20):72-73.
[3]丁雅飞.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95-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