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意氤氲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秦琳岚
[导读] 大观园是充满了芬芳的香韵的,从芳香飘逸的题额品咏到篱落飘香的园林艺术,处处都笼罩在香意氤氲的氛围里,为入住的大观园儿女们提供了一个无比美丽、芬芳的香境。

四川南充阆中市木兰镇河楼中心学校 秦琳岚 637435

摘要:大观园是充满了芬芳的香韵的,从芳香飘逸的题额品咏到篱落飘香的园林艺术,处处都笼罩在香意氤氲的氛围里,为入住的大观园儿女们提供了一个无比美丽、芬芳的香境。在香意氤氲的氛围里,发生了双玉读曲、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芍、宝琴抱梅、平儿理妆、香玉的寓言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大观园儿女们情感、心灵的传神写照,负荷着他们的情致与生命,洋溢着儿女们活泼快乐的生命,彰显着他们的“聪灵俊秀之气”。不仅显示了大观园儿女们真实的人情美、人性美,也成就了他们生机盎然的艺术生命。园中女儿们散放着天然之香的“香草美人”般的动人灵韵,也熏染着纨绔公子宝玉的灵魂、气质,展现了他与女儿们如诗般的性灵生活,并使他从那个污浊的封建社会中最终脱离并超拔出来。
关键词:大观园;香意;氤氲;人情美;人性美
        前言:“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是氤氲在香意中的,从篱落飘香的园林构造到园中诸艳诗情香意的生活,处处都飘溢着芬芳的香味,衬托女儿们如诗画的气质,彰显着儿女们的人情美、人性美!“天地间的精华灵秀只钟于女子,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这是《红楼梦》主人公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的惊俗之语,也代表着主人公独特的审美价值观。大观园中生活着的这一大群散发着青春活力、蓬勃生机的儿女们,她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爱情的追求、对命运的感叹、对理想的执着,共同扬起了生命的风帆,不惧桎梏,追求她们生命的价值。
        1.芬芳艺韵园林香
        正如“脂评”所说:“大观园原系地二钗栖止之所,然工程浩大,故借元春之名而起,再用元春之命以安诸艳,不见一丝扭捻.”[1]因此,这座“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便在“贵妃恩旨”之下成为了贾宝玉及诸钗自由生活的小天地。大观园是充满了芬芳的香韵的,从芳香飘逸的题额到篱落飘香的园林艺术,处处都笼罩在香意氤氲的氛围里。
        2.香意氤氲儿女态
        大观园儿女们于天真烂漫之时入住大观园,他们“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第二十三回)园中儿女们的生活与香有着紧密的联系,香意氤氲中儿女们的生活也更添了几分情趣。大观园的众儿女是一大群有文化素养,有浓情雅趣的贵族青年,他们结社吟诗、宴乐集会也并非一般的肆意取乐,而是在昭示他们蓬勃的生命力,以挣脱现实的桎梏,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园内四季飘香,一切的良辰美景都笼罩在香意氤氲的氛围里,双玉读曲、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芍、宝琴抱梅、平儿理妆、香玉的寓言故事等等。这一幅幅的儿女们生活的写意画,都是大观园儿女们情感、心灵的传神写照,负荷着他们的情致与生命,洋溢着众儿女活泼快乐的生命,彰显着他们的聪灵俊秀之气。


不仅使我们探视了大观园儿女们真实的人情美、人性美,更感受到了他们生机盎然的艺术生命!
        3.灵韵自然溢清香
        大观园的儿女们用香、爱香,使得如香花一般散放着芬芳的女儿们所到之处都氤氲在芬芳的香韵里.大观园中的景与情、花木与女儿情性一一相应,使女儿们流露出蓬勃的生命力,散放着花木的清新之香。就连善良憨实的呆香菱也有这样一段对香的见解:“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 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第八十回)
        呆香菱对于荷香、苇叶芦根清香的赞赏,甚至忘记了主子的忌讳。展现了她自己内心淳厚朴实的情性,是“根并荷叶一茎香”的品性气质的写照,也流露出她对自然之香的忘我投入,散放着香草美人的动人气韵。而大观园中最具有香草美人灵韵的则属黛玉了,她不大焚香,平日屋内只摆新鲜瓜果木瓜之类,取其清香。这们清高远俗的诗性美人也是天性亲近自然之香的。黛玉房内摆了盆水仙,宝玉赞到:“好花!这屋子最发暖,这花香越清。”黛玉怕药香把花香搅坏,宝玉却认为:“药气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第五十一回)花香与药香在这里并不冲突,它们同为自然之香,让与黛玉天性相近的宝玉深为喜爱.也使宝玉在天然之美、自然之香中战胜了浊臭逼人封建纨绔子弟习气,最终使自己的灵魂、气质得以升华!
        荷香,苇叶芦根之清香、花香、药香都是取之自然的,包含着自然之灵秀,也衬托出女儿们沁人心脾的芬芳,体现了女儿们如诗般的性灵生活。宝玉不仅深受这些得自然之韵的馨香,就连对“年深岁改”的“奇花异草”也颇有研究:
        “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 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簦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作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又有叫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 蘼芜,风连.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第五回)
        这些天然的香草滋养着宝玉聪颖俊秀的灵气,也净化着他纨绔子弟的习气,虽然使他显得与那个污浊的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时常不自在、闷闷的,但却使他在大观园中识得心灵相契的知己,并从中超拔出来。
        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红楼梦》中香意氤氲里儿女们的生活。在充满了芬芳的香韵的大观园里,发生了双玉读曲、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芍、宝琴抱梅、平儿理妆、香玉的寓言故事等等。在这些散放着天然之香的优美情境中,他们的爱情得以萌动与成长、他们的“聪灵俊秀之气”、真实的人情美、人性美得以显现,同时还成就了他们生机盎然的艺术生命。

参考文献:
[1][2][3]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M].北京:中华书局,1963:328,227,228.
[4]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474.
[5]郑红枫、郑庆山辑校.红楼梦脂评辑校[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