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卢志强
[导读] 现代教育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地位,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就必须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纯化镇窝刘完小 卢志强   256507

摘要:现代教育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地位,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就必须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电教手段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现代教育手段在激发学生兴趣、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减轻学习难度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兴趣       思维能力        分析      反馈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地位,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就必须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借助电教媒提,快捷、清晰,可从直观入手,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例如,我利用课件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用FLASH制作开场教学环节:四辆动画赛车,分别坐着小熊、小猴、小羊、小兔,伴随裁判大象提问:同学们猜一猜,谁的赛车快?为什么?接着让同学们观看三辆赛车的行进效果图:第一辆,车轮是方的,车子在行进中颠簸不已;第二辆,车轮是三角形的,行进中忽高忽低;第三辆,车轮虽是圆的,但安的车轴没在圆心,行进中也会颠簸起伏;第四辆,车轮是圆的,车轴装在圆心,赛车行驶起来,又快又稳;这时大象说话了: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圆以后,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啦!此时,同学们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了,有力地唤起了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通过电教手段能够把大量直观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感知、探究、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发现新的规律。


例如: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有黄花6朵,红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几朵?”时,我采用复合片,先出示6朵黄花,9朵红花,再覆盖活动片,将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覆盖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使学生清晰可辨红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和黄花同样多”,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概括出计算方法:要求“红花比黄花多几?”,就要从9朵红花中去掉与黄花同样的红花朵数,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用减法计算,即9-6=3(朵)。这样通过直观演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出来,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强化了形象思维,揭示了数学的本质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电教手段,分析事物的特征。
      在教学中,许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或者对学生来说是高度抽象的知识,就可以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显示出来,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使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和完整的概念。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首先教师提问:“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接着,屏幕上出现一个闪一闪的小圆点,几间之后又出现一个圆……同学们于是活跃起来,举着手说:“圆的位置是由圆心的位置决定的。”而后,教师又问:“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屏幕上显示以圆心为端点出现一条较短半径,随之对应出现一个小圆,接着一条较长的半径出现,又对应出现一个较大的圆。这样重复几次后,就从而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突出图形的本质属性,如在教学《三角形》一课时,先显示学生熟悉的红领巾、三角巾、折扇的图案,图形色彩鲜明,花纹美丽,当问及它们的形状时,学生说是三角形,随即隐去这几个图形的色彩和花纹,从而引入对图形的研究。
      四、运用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媒体,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的眼前,为学生提供操作示范的机会,使全体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在操作实践中去感知、发现、创造;让全体学生动口表述算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数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利用电教媒体呈现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和语言描述去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先让学生用面积单位去测量长方表的面,然后用计算机模拟测量过程,先在屏幕上显示~个彩色闪烁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然后用它去测量长方形的面,帮助学生感知求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运行程序,动态显示长4厘米,宽3厘米,促使学生抽象思维,去想学生抽象思维,去想图形中摆的面积单位的个数,然后再用1平方厘米的图形去验证刚才想出来的面积单位的个数,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含义。
      五、运用电教手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作为接受信息的主体,其接受信息的积极性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效果。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传递信息的载体是语音信号,其实学生对此较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语音信号稍终即逝,不能反复感知,而且学生也不可能全体保时保量地传递信息。并且有具体的光、色、形的信号,并通过调控,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感知。如我们可以借助投影片反映作业情况,及时点评;通过录音、录像使学生及时审视自己的操作情况,满足求知欲。
      总之,现代教育手段在激发学生兴趣、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减轻学习难度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翻开了新的一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