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阅读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 谭希琼
[导读] 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死板,导致部分学生丧失了阅读兴趣。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谭希琼 674200

摘要: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死板,导致部分学生丧失了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外刊外报的阅读,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增加词汇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迎战高考。
关键词:外刊阅读;高中英语;阅读能力
        一、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太“程式化”
        程式化主要指的是问题设计程式化。课堂提问原本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可以让课堂顺利进行,我们老师往往会降低阅读的难度,通常都会设计一些程式化的问题,如yes和no无须动脑的问题,或when…,where…,what…等一问一答,直接给出答案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轻易获取到答案而不用经过思考和分析,这就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太“功利化”
        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我们很多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先阅读文章然后完成课后练习题,为了得高分而阅读,遇到不会的单词猜测或者避开,只要不影响做题就放任不管;而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成了校正答案,就题讲题,对文章不做研究,所以这根本不能提高学生获取深层信息的能力.[1]这样的英语阅读是“功利性”的,只是与“考分”有关,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的教学效果上势必会大打折扣。
        (三)太“理想化”
        阅读英语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获取信息,接受和吸收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而我们的老师往往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常常会设计一些考查综合能力比较强的问题,想以最难的题型来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内容的分析,但因为这些问题都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反而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根本谈不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训练,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外刊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外刊外报的可以培养高中生的阅读积极性。在外刊外报中包含了丰富的语篇,信息量更大,话题更广,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世界各地的文化,获取更多有益的知识。学生在外刊外报阅读的同时拓宽了国际视野。在外刊外报中,英语词汇的应用更加精准,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表达方式。通过外刊外报的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平时的阅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也只是单纯向学生讲解语篇中出现的难词、句及语法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问题的设计也只是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我们英语老师要根据大纲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外刊外报的阅读引导,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理解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英语阅读也不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被长篇大论的英文所“吓到”,他们根本不管文章的难易,也不愿意去探究英语的篇章,甚至有厌烦的情绪。


我现在所带的班级,一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毫无兴趣,但要是穿插一些背景知识或者中西文化差异的话题,同学们马上能“回到”课堂,只是死板地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对学生只会起到“催眠”的作用。教师可以选择趣味性较强的外刊外报让学生进行阅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由此而喜欢学习英语阅读。
        (二)抓住课堂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都是在课堂内完成的。在进行外刊外报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前,老师可以先把一些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读中,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文本作相应的解读,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理解文章、构建知识。读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几点反思感悟。因为每个学生层次不一样,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感悟也就不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改变教法
        我们一直都在倡导,应该很好地将外刊阅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想读”“会读”,进而“爱读”,最终达到“畅读”。但这都被我们传统的“填鸭式”阅读教学模式给毁掉了:先是“赶鸭子”,将学生赶进课堂,再是“填鸭子”,强行将知识灌进学生的脑中,接着是“烤鸭子”,最后学生变成一只只“板鸭子”。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是,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改变自己的教法首先要从改变身份开始。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研究活动的需求而提供。
        (四)养成习惯
        在一次讲座中,我听到这样一句话:“阅读可以让我们发生改变,让视野发生改变,让观念发生改变,让思维发生改变,让性情发生改变,让人生发生改变。”可见阅读在人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平时课堂上,只要留时间让学生阅读,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小和尚念经式的阅读,不动脑只是动嘴,或大声或小声,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阅读的速度。有研究表明,正确的默读,速度比出声读速度快至少3倍。所以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帮助他们改掉出声阅读的不良习惯。其次,养成计时速读的习惯。考试中,对阅读理解时间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培养计时速读的习惯,精力高度集中,抓住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结构。最后,避免二次读。一般情况下,在阅读的时候,当我们目光移动的速度超过大脑对文字反应的速度时,就会忍不住二次重复阅读。但实际上阅读的效率和复读的次数是不成正比的。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避免二次复读的习惯,以此来提高阅读速度,进而提高阅读效率。
        三、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外刊外报的阅读指导非常重要。通过外刊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当地人文特点,生活习性。还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方式,让中式英语与国际英语接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岩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9(66):26.
[2]高燕萍.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35):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