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张卫红
[导读] 新时期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实施生活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应用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构建相应的自主、合作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实现深入探索。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清水坪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卫红 419618

摘要:新时期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实施生活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应用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构建相应的自主、合作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实现深入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运用策略
       生活是开展语文活动的重要源泉,从某种程度上看,生活就是语文教学的先决条件,语文教学是无法脱离生活的,脱离了生活的语文教学,就犹如鱼儿离开了海洋,会造成语文“灵魂”的缺失。所以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实现学校教育、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的良好融合,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语文学习转变成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在需求,让学生可以在体验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
        一、开展生活化导入活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是否可以顺利开展,与课堂导入有很大关联,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课堂导入环节十分重要。在实际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立足于生活化的视角,开展生活化导入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逐步进入到课程知识探索中,实现学生高效学习。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就可以设置生活化的情景:“冬天是大家经常经历的季节,在大家看来,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提问,会全面引发学生联想,学生对自己经历的冬天趣事进行回忆,并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热情。接着教师让学生说说是不是每个地方的冬天都一样,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可以很轻松地回答出不一样,如我国北方的冬天白雪纷飞,但是在南方冬天却感受不到寒意。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学习一篇关于冬天的文章,从而顺利进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课堂导入设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这就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目无一不是经典作品,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作为课堂的重点,便于让学生在课堂中很好地感受到生活。与此同时,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这样能很好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做“有朋自远方来”这一教学活动时,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做自我介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进行相互介绍,并评价不同组别学生自我介绍情况,最后挑选介绍最为简洁明了和全面的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设置,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有效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给初中生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些书面作业。这些作业就是为很好地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基于这种布置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枯燥,所以学生极易出现反感心理。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尽量生活化,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学生的反感心理,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强化。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时候,可给学生布置关于“我家乡的冬天”这一生活化和实践性的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乡冬天的气候特点,之后跟课文中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作业的设置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操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对课文中济南的冬天进行很好的了解和理解。
        四、开展生活化课外学习活动
        对于初中生而言,要想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就需要加强在社会的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知识的科学性,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学习活动,如在学习《苏州园林》后,要求学生对本地的园林、公园进行参观,总结其特色,并对比其与苏州园林的异同点,让学生可以在实践对比中,更深切地体会我国的园林艺术成就,增强学生的感受。
        五、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主要是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可将其称为“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密切联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化教学模式让生活和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而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力以及探索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相应知识的时候,应根据学生具体状况创设相应的生活化实践机会,这样便于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初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应指引他们展开适当的生活化现象,这样便于学生对作品魅力进行更好的感受。例如,在学生学习《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告知学生母亲是一个平凡的角色,但是其是世间最为伟大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她给我们洗衣做饭,并高度关注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虽然这些都较为普通,但是在普通的事件中包含着她们深深的爱。同时,教师让学生在放学回到家后亲自问自己的妈妈每天所做的事情,以及每日为孩子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中有哪些是让自己感动的,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等。通过这一系类的设置,不仅能让学生很好地感受语文课本中的相关情感,还能将这一情感深深地转化到现实生活中来,最终形成感恩之心。
        总而言之,新课标实施后,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实践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生活情境,指引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实现语文知识探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内涵,强化学生语文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邹勇胜.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上,2020(1).
[2]武春玲.让语文融入生活--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天地(初中版),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