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中的“导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冼艳
[导读] 学生上课时的情绪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成功与否,而能设计一个巧妙的导入形式则直接影响能否激发学生上课的情绪。

广东省四会市城中街道中心小学  冼艳 526200

【内容摘要】学生上课时的情绪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成功与否,而能设计一个巧妙的导入形式则直接影响能否激发学生上课的情绪。“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因此,在低年级设计一个精彩的六步法中创设问题的导入,对于上好一堂语文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    导入    低年级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兴趣往往可以成为他学习的驱动力,如何去发现和引导低年级学生的兴趣来更好的学习呢?这就需要作为小学低年级的任课教师能充分发挥教学经验和特长来正确引导。(德)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儿童的情感容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
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鲍波尔说。好的问题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能牵引学生的思维方向,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为整堂课的高效运行打下基础。
        一、用例画吸引学生引出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如教《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我直接出示例画,让学生看图提问,结果学生看了以后,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什么是浅水洼?小鱼是怎么跑到浅水洼里的?小男孩在干什么?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我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努力致力于文本中。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
        如在教学《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插图中介绍了几只小动物?他们对葡萄味道的看法?最后谁说得对,为什么?课文的插图就是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同时又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用操作促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离不开动作和具体实物的支撑。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参与知识的形象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动手做做看》一课,我先拿出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说:“科学家郎志万说这杯子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提问:“有的说真的是这样吗?有的说科学家的话一定都是对的。还有的说我们动手做做看吧。


”要让他们真正懂得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在心中引起思考、共鸣,并不容易。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特点,采用这创设情境、直观演示等方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
        我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时,先用简笔画突破难点,把阳光照射在沟渠的情景画展示出来。边画边解说:我们在北半球,太阳一般是在靠南边的地方。南边的沟渠挡住了阳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背阴,而北边沟渠坡上的积雪却是正对阳光,也就是我们说的向阳,当然是北边的积雪化的更快一些了.学生恍然大悟:“这就是天然的指南针。”再用实物操作的方法,给学生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老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沟渠的模型和手电筒,让学生感受光线是照在哪一边多一些)通过演示学生就问:“这是课文介绍天然的指南针?”学生就能带着趣味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提问。
       三、用游戏激发自觉提问。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自制力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为了让他们主动地想问题,我在教学中用游戏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如在教学 《两只小狮子》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两只小狮子》的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说出来。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满意,把小狮子的动作语言,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理解了小狮子的变化过程,还明白了不依靠父母,拥有自己生活得本领。
心理学家认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接受新的知识。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创设问题前运用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这样,他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如果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在读课文前首先给他们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让他们自己读题质疑:“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你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呢?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引导学生质疑,让他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在许多情况下,我在揭题板书之后,总要发问:“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哪些疑问?”再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
        问题问的好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的活跃氛围,若是问的不好,则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死角,不利于学生进行思维创新,降低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所提的问题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新华.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六步法”[J].名师在线,2020(02):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