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王雪娇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以及课程标准的理念号召,单元整体教学思想越来越受到教育学者尤其是一线教师的青睐

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  王雪娇  26402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以及课程标准的理念号召,单元整体教学思想越来越受到教育学者尤其是一线教师的青睐,但如何将这一思想落到实处仍然是个复杂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思想的具体应用现状,提出四个相关的实施策略,旨在有效推进单元整体教学思想的教学,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单元整体;中学数学教学;应用实践
        一、研究背景
        1.基于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指出:课时分配建议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教师应理解不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不仅要关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更要关注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明晰这些目标对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2.弥补课时教学的不足
        从总体上来看,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在中学实践教学活动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课时主义”的教学对于教师简单地传授单节课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训练。
        但是,“课时主义”的教学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框架,甚至会造成数学学科知识间的割裂,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基本思想方法与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过程。
        基于以上背景,单元整体思想从学生学情入手,通过构建单元知识的链条和结构体系,进行整体化的教学,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并发展中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单元整体思想的具体实施策略
        1.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因此,要想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落实“单元整体”思想第一步就应该从实际的教学设计入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准确把握“整体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视野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个小的教学片段,而是应该从大的单元整体的角度出发,基于一定的目标与主题,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提前规划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并用系统论的方法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最终达成整体性单元设计的目标。
        2.合理利用导学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数学学习也不例外。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第一时间感知学习内容的第一途径,数学导学案是经过众多数学教师商讨、合作、审核而最终确定的,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对于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单元整体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数学知识学习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导学案在进行题目设计过程中,也往往具有一定的次序性:首先是以旧知识的复习巩固为主,继而引入接下来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最后是总结。因此,学生应重视课前导学案的使用,并且需要按照教师提前设置好的顺序开展预习工作,旨在领悟知识的循序渐进性,通过预习,提前感受数学学习内容的循序渐进性,从而把握一个大单元知识间的整体联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单元整体性思想的培养。



        3.问题链教学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数学问题链教学是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严格依据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将教学主干问题串联成串,通过链条式的问题链教学方式,以问题为导向,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深度理解,并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被大力提倡,在此基础上,问题链教学以其突出性的优势被一线教师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通过设置主干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以此为主要手段来开展问题链教学。
        因此,教师在进行设计活动时,首先问题链教学中题目设置应该紧紧围绕“单元整体”这一主题,严格把握单元整体性的教学原则,问题在设置上必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突出单元整体性,能够使前后知识紧密相连,严格避免单元间知识的割裂,由此达到预期的目的;其次,在问题链教学促进学生整体性思想渗透方面,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真正意识到单元整体思想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渗透单元主体思想”这一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最后,值得关注的是,有些教师在一开始将“单元整体”思想应用于教学时,不能把握好问题提问的关键,甚至有些教师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一连设置几十个问题,使实际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变成了“满堂问”,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导致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仅仅忙于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缺少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尤其是缺少了对单元问题整体性的思考。
        由此看来,教师在通过问题链教学渗透“单元整体思想”的同时,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针对相应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度理解,有效达到预期的渗透“单元整体”思想的目标。
        4.引导学生课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孔子早已提出“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其实不论是在教育的萌芽阶段还是在当代教学实践过程中,知识的学习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巩固,思想方法这类高层次的学习内容尤其需要被回顾、理解和吸收。
        尤其是对于我们现在讨论的“单元整体思想”来讲,只有及时对课上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回顾与总结,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知识框架,在以后学习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合并、对大单元的知识进行重组,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在真正掌握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把握“单元整体”思想。这对于教学实践来说,真正能够“授人以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结束语
        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单元整体”这一思想方法不论是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是对于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来说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单元整体”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实践和探索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以上是本文站在实际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这一思想的几个有效实施的路径,包括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学生合理使用导学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问题链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学生有效进行学习反思这四个方面,旨在为“单元整体”思想的落实提供一定的教学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有效领会这一思想方法,并对他们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产生助力作用,也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小波.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区域研究与实践——以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三角函数”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10):10-15+24.
[3]马兰.整体化有序设计单元教学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2):2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