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杨旭
[导读] 在新课标的推动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近乎所有学科都在关注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层面的重视。

重庆市潼南职业教育中心  杨旭   402660

摘要:在新课标的推动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近乎所有学科都在关注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层面的重视。在素质教育的演变与强化下,如今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成为了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品德和创新是当下教育的关键,更是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基础,往大了说还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够得到保障。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新时期人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科学技术革命时期的到来,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思想政治课同其他学科一样承担着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历史使命。
        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新时期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中学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教育常用的策略方法有:
        一、突出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无论是艺术品,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个性。”(爱因斯坦)教师要善于发现,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而不是要求学生整齐划一,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提问、作业、活动中,适时引导、点拨,开发学生心智,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质为现实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情境
        对学生成长、学习来说,教师教学手段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教师需要用符合学生需求、先进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当学生可以带有满腔热情参与课堂学习,在课堂中积极举手、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素质才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为此教师需要注重互动,与学生建立密切的互动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信心,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与薄弱点。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重树教师的人格形象。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排除师生间的鸿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离开环境无激情,离开激情无创新。创设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达到思想教育、认识提高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
        三、培养学生大胆创新,敢于突发奇想
        在课堂上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引导学生大胆探索,畅所欲言,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假设、列举、归类、比较、想像、组合等形式,在同学生的平等交流、相融相通中,制造悬念,暗示引导,使学生思想活跃,善疑、会问、敢答。
        为了培养学生大胆的创新,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


思想政治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想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就需要教师将课堂上的知识和外部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生活当中得到创新灵感,从而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
        四、突出激励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斗志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而弗达”、“引而不发”,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创造条件,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故意留下,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钻研,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以科学的措施激励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帮助探索失败的学生分析原因。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不要强行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提前设计好的轨道。
        五、坚持实践原则,做到知行统一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创新来源于实践。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把政治理论同社会实践相结合,逐步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知行统一是思想政治课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使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转化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等小栏目,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例如,调查本地的环境状况,交通情况等,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写出调查报告。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把握住社会不断发展的基调,了解社会中的热点话题,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具有创新思想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科技先锋人物事迹的宣传活动、科技展览活动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竞技,以此鼓励小学生不断创新,其能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同时得到创新能力的提升。当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班级作为单位,带领学生的开展创新经验探讨与交流,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通过开展这种教育活动,不单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同时借助学生之间的彼此竞争,还能够有效带动其竞争意识,使学生能够勇于创新且不断创新,进而自然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二流人才的分水岭。”曾经饱尝风霜的中华民族,在聆听着知识时代清脆的脚步声和睿智者激越的呐喊时,不能不猛醒,除了创新教育,我们别无选择,这是时代的机遇,更是强者的挑战。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坚信,只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思想政治课堂这片沃土定会培养出绚丽的创新教育之花,成功地收获丰硕的创新教育之果。
参考文献:
[1]余虹.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学周刊. 2018 (24)
[2]梁国锁. 关于初中思想政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J]. 长江论丛.2019(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