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字金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字金
[导读] 数学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新街镇金刚完小   字金   675602

【摘要】数学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小学数学的知识特点是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际活动而产生。为此,数学教师只有课前扎实备课,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结尾回味点睛,才能够达到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或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小学数学教材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持续、稳定、和谐地全面发展,它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等诸方面的特点,其知识特点是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际活动而产生。这样,数学教学就不能只是单纯讲授,而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探究、实践和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在现有的实际生活的基础上,亲身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强调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丧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不能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来传播思想,提出新问题,不能完全消化吸收知识点。这种情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常见。
         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实践教学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和爱动特性紧密相连,如果切断他们的思维与动作的必然联系,他们的思维就一定不可能迅速发展。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一切可能的机会,诸如让学生分一分物品的多少,量一量物体的长短等,使学生在自己不断地实践、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兴趣大增,由已有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积极探索出所求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案。为此,在课堂上多创设适应学生爱动特点的实践活动,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践兴趣和课堂效率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二)巧设课堂练习,查问增效
        由于课堂练习可实测学生对其学习内容、知识等诸方面的掌握情况。因此,巧设课堂练习可对学生当堂学习行为进行准确的评价,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巧设针对全体学生的基本类型、提高类型、综合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练习,这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知识,深化了课堂学习内容,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及时自评。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展现,便于教师及时补救学生没掌握的相应知识点,更利于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效率成倍增。
        (三)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学生自由自愿的主动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就会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高昂的求知情绪,兴趣倍增。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轻松愉悦地自觉地积极地学习,知识与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成倍提高。



        (四)发扬团队精神,学会与人合作
        当前的家庭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导致部分孩子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现在的教育都是开放式教育,教师在讲课时应该脱离传统的讲课方式,不能靠死记硬背,按照每位同学自身的情况分成多组合作上课,每位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希望每位老师秉持着“终于梦想,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止于至善”的教学理念,认真对每位学生负责。上课时,分组教学可以把成绩不同的学方分为一组,切不可按成绩高低进行分配,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优等生和成绩落后的学生放在一起,大家互帮互助,优等生可以主动位成绩略差的学生补习,同学们在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中,相互帮助和支持,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学生长久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探究规律,培养创新意识
        绝大多数数学内容都是有迹可循的,让学生掌握数学规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数学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通过大胆的猜想和想象让思维有更多的拓展空间。数学里有很多值得被发现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数学规律,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发现其中的奥秘。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新思维,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数学练习中做到行云流水,也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课后反思,去弊促优
        课后反思是教师课后的回顾与思考,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那课后具体反思些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反思自己课前选择课堂教学的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最佳。其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行为是否得法、合理,是否随时关注了学生认知目标达到的程度,并据此适时地调控了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再次,反思自己“教的什么”与“怎么教的”策略、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也要反思自己是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到了学生认知的信息,诸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等。这样,教师不仅对自己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提炼,而且提升了自己处理课堂各种偶发事件和学生不利表现。
        (七)分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的不同,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应提出基本问题。然后用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思考。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深入引导,让学生依靠自己对知识的分析和总结进行发散性思维,并在启发式教育的指导下,通过探索,促使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之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一丝不苟地总结经验和研究探讨。教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目标,课前扎实备课,课中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妥小华.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22):64+63.
[2]楚雄州禄丰县中村乡鲁支小学刘贵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N].云南经济日报,2020-07-27(B02).
[3]王光会.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之策[J].学周刊,2020(23):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