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张兴朝
[导读] 新时代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理论能力的培养。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第一中学   张兴朝   654100

摘要:新时代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理论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认知,还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魅力,而物理实验教学法的综合性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又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实践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实验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还能全面的指导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关注也在不断加强,教师应该挣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传达给学生新型的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法是当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锻炼的有效形式,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时,应该合理地将实验教学法和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由于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根据教材中所讲述的内容,通过口述以及粉笔板书的形式给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讲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投入其中进行知识的探索,而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以及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教师一定要传递给学生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现自己知识的自主探究。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跟着实验计划的安排,一步步完成实验,从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完成自主知识的探究。
        例如,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摩擦力”这一节知识的教学时,就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验,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首先教师要按照实验的要求,准备两部相同质量的小车,并且准备一个具有摩擦力的平面,一个没有摩擦力的平面,让学生自己在这两个平面上观察小车的运动,而且在实际的过程中教师要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的操作。比如让学生以相同的速度让这两辆小车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进行运动,最后观察这两辆车的运行长度是否相同,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操作中首先给学生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根据自己掌握的水平进行实验的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就能够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主动性,并且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随着当前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呼声也在不断加强,因此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同时关注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其复杂性以及抽象性,如果仅靠教师口头讲述的方式进行知识的理解,就无法真正达到课堂的要求,所以实验教学法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真正投入到知识的自我探究中,和教师一起进行知识的深入理解。


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完成实验之后,也加强对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课堂进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讲解时,就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本实验。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进行每五人一小组的分组,而且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工作中承担不同的任务。首先,每组同学进行实验计划的安排、实验器材的准备,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工作的安排,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适当的帮助。这一实验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学生要通过蜡烛燃烧这一实际现象结合凸面镜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就要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总结,在具体的实验中得到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并且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在实验的具体操作中,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日常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及教学计划的安排,所有的这些工作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课程标准的安排进行总结设计,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融入学生的学习意见,所以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下一步教学计划的调整。
        例如,教师在进行“电流”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前选择一个趣味性的小实验,激发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先给学生提问一个具体的问题:如何自己手动做一个电动玩具?然后将自己准备的五号电池、铜线和磁铁拿出来,再选择班级上的两名同学进行实验,在和学生实际的讨论以及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就会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的教学形式就是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实验中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比较被动的,没有真正地理解物理知识,也没有做到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所以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初中物理与其他科目的不同之处,就是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实验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深层次把握所学习的物理内容,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彭淑卿,王松国.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69-70
[2]杨彦德.试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37
[3]易海洋.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新课程:中,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