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项晓丽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云南永德永德县勐汞中学 项晓丽 677614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模运用自主探究式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笔者对主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学了探讨。
关键词:自主探究;阅读教学;初中语文;应用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遵循课标精神,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习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学习者、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指挥者.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好学生的阅读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特别注意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不是对学生的纪律的放纵,更不是教师对课堂组织的放任自由。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学习中去,与学生共同朗读、共同探究。千万不能把自己置身于阅读之外,进行旁观、指挥、裁决,师生要共同参与并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一、注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当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积极练习时,他们却无事可干,有的教师站在教室旁,有的教师在看教案,有的教师在随便转转,有的教师干脆坐在讲台上等学生自己阅读,不知道该做什么。偶尔学生有问题提问时,他们才觉得自己还在教室里进行进行。这种所谓的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出现了让教师无事可做的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我们深思。另外,有的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把自己置身于学习群体之外,完全成了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必须注重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认真倾听学生的朗读
        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齐声朗读的时,我一定会跟着学生一起朗读。朗读中认真倾听学生的朗读,看学生朗读的语音、语调、节奏、轻重、情感等是否准确,是否合适。如果哪些地方存在问题,立刻与学生共同商量、共同体验、共同学习,直至达到目的为止。让学生自主阅读时,我会在学生中间不断巡回,一方面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另一方面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存在的问题,我能做到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当面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既是教师阅读的过程,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只有师生共同来完成阅读任务,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师生双方互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时,我们语文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尽可能地深入到多个学习小组去,以学习者的身份,平等地参与讨论,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这样,既可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又可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要注意一点:决不能把教师的看法强加于学生,必须让全体学生各抒己见,通过交流探究,达到一致的结果。在讨论、探究时如果发现学生的看法存在明显的错误或偏激,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从正面进行积极的启发,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评价作品,形成自己既独立、又符合文章实际的看法或见解。坚决杜绝横加指责,更不能有辱骂的现象出现。因此,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学习的过程。
        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布置学生课堂上进行练习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关键所在;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时正是教师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时候。也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共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的最佳时期。
        五、坚持反复朗读,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阅读课文,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阅读兴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在进行《再见了,亲人》一文教学时,笔者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泛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坚持让学生反复阅读,其实也是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尝试。阅读教学只有反复、持久的坚持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教师绝不能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对学生的放纵,也不是放弃教师对课堂组织。要知道语文课堂上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而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时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也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既要积极倡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合作学习方式,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好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投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兰彩,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科研,2002(09)29—30
【2】张曼华,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2004(02)52—53 
【3】蔺晓渊,关注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32—33
【4】黄国旗,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探讨【J】《中小学教育》,2013(12)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