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刘慧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刘慧
[导读] 小学美术教学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关于学生的艺术审美的提升。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五小学  刘慧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关于学生的艺术审美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学引入民间美术资源对促进学生审美思维、美术素养培育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关乎学生艺术审美意识的塑造,是学习美术的关键条件。小学时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老师应不断落实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注重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利用,促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化成长,加强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关键词:民间美术资源  小学美术教学  应用
        前言:在现今的教育模式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延伸其的爱好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教育部门重点推动着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小学美术老师要坚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改进教学模式,积极的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民间美术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老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为提升小学美术素质教育打基础。
        一、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大多都是中规中矩、无创新性的,导致学生并没有学到有助于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和塑造良好思想意识的知识,老师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对美术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而忽略了民间美术资源的拓展。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新奇感,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逻辑和行为约束力之前,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大众对于艺术审美的感知[1]。小学美术老师要利用民间美术资源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认识民间美术资源在教学中的关键性,促进美术教学的生动化和趣味化,进而激发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感受民间美术的丰富和魅力。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美术的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促进美术知识的渗透,并可以充分落实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情感寄托,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的加强了学生的传统文化发扬意识。小学时期是建立思想和能力的基础阶段,民间美术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爱好,加强美术学习的信心,调动了学生探究美术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建立积极的动力。因此,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可以促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实现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
        二、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引入民间美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美术学习兴趣的基础时期,对美术文化的认知都在初步形成中,学生更多的都在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意识理解,所以在小学时期的美术教学是学生整个人生健康发展的关键。小学美术老师在学生的美术思想启蒙方面和个性化发展发挥着重要职能,同时也是其艺术审美能力建设道路上的重要引领者,应有效发挥自身在美术教学领域的职能优势,合理的引入民间美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素材,给予学生思想上的正确指引,促使其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


小学美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利用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的天赋,小学美术老师要在美术教学中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鼓励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其兴趣爱好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欣赏民间美术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老师是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之前自身要对课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准备。教师可以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改变死板的教学模式,这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顺利进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加强对民间美术资源的艺术鉴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方式,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建立审美共鸣。通过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欣赏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促进学生丰富自身的美术视野,实现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例如:在教学《风筝的魅力》这一课程时,老师在课前可以收集准备各种民间风筝的图片和实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欣赏的直观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风筝来了解民间艺术的造型、寓意以及色彩特点,感受民间美术资源的艺术价值。
       (三)结合民间美术资源,加强学生的创作能力
        民间美术资源最大的特色就是简单质朴,小学美术教学不只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还要让学生将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3].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民间美术资源与美术教学之间的结合,体现民间美术资源的价值。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拓展美术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学生的创作能力,为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奠定基础,建设其丰富的情感趣味。
        例如:在教学《元宵节里挂彩灯》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预习元宵节的风俗习惯,运用猜灯谜引导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元宵节的热烈气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通过引入传统民间美术资源,激发学生对制作彩灯的兴趣,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结论: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艺术审美能力和独特审美思维的基础时期,提高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是极其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涵养也是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落实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的同时,老师应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民间美术资源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而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渗透民间美术资源的教学策略打破传统教学的现状,从基础阶段正确启蒙并指引孩子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并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文双.浅析小学美术教学引入民间美术资源的思考[J].科普童话,2020(02):31.
[2]景玲.追本溯源——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3):24.
[3]古全.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18(09):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