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褚夫友
[导读]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加以正确的引导,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从而更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陶冶其情操,培养其阳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基于此,本文针对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江西省樟树市滨江中学 褚夫友  331200

摘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加以正确的引导,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从而更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陶冶其情操,培养其阳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基于此,本文针对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情感教育;渗透教学
       引言:美术教学不单单是一门学科教学,更是一门针对学生全方面培养的课程,美术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其本身就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作用,更是一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个绚烂多彩的世界,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世界观。
        1.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对美术学习并不感兴趣,若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学生很少主动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在学生的美术基础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的情况之下,想要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的内涵和美学的要求十分困难。基于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情感特点、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入手,科学合理地对实际的美术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互联网来搜寻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元素,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筛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一些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案例和事件,将生活内容、美术教材、网络素材进行有机地组合,全面渗透情感教育内容。另外,也可以在充分考虑高中课程性质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之下,利用信息技术和软件来对相关素材进行全面的整合,将情感元素和教学重点制作成微视频,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和探究。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也能提升高中美术课程的生动性和情感性[1]。例如,在进行《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事先搜集一些古代墓室壁画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等资料,也可以收集一些著名的墓室壁画图片,如弋射收获画像砖、猎虎画像砖、车骑画像石、盐井画像砖、水榭人物画、獐子图、带剑人物图等,在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后,将相关的图片或资料制作成微视频,要求学生对微视频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自己对墓室壁画的理解。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及时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利用巧妙的手段和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鼓励学生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来对古代墓室壁画进行分析和鉴赏。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画像石和画像砖的产生、分类、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和朝代的墓室壁画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向学生讲解不同的墓室壁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墓室壁画的内涵和价值。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高中美术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创造性,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相关的主题来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并利用各种手段来进行创新和创造,从而创作出具有价值性和美术内涵的作品。但是,受高中阶段美术课时的限制,教师想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十分困难,更别提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实践和练习了。


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地借助直观生动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元素为学生构建美术课堂教学情境,利用视听体验来全面激活学生的美术情感和美学思维。然后,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美术问题,从学生的情感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适当的点拨,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情感体系。例如,在进行《尝试体验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介绍笔、墨、纸、砚,从而全面加深学生对中国画工具的了解。然后,再利用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木山春居图》《五牛图》《奔马》《虾》《游春图》等作品,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和分析的方式了解作品的风格和国画绘画手法。然后,教师再利用视频向学生演示点、线、面、拖锋、立锋、侧锋、中锋,以及浓、淡、干、湿的墨色和笔、墨、色、水相交融的墨,引导学生利用墨汁、宣纸和毛笔来进行相关的练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水墨画的墨色和笔法的理解。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演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宿墨法,结合学生的课堂练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在教学完成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利用本章节学习过的墨法、笔法、墨色来进行水墨画作品的创作[2]。
        3.情感式评价学生
        不管做任何事,学生总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认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是否定或者观望,而是针对学生积极的态度给予肯定与认可,这就在根本上认可了学生。哪怕在批评学生时学生也是虚心听取,而不是左耳进右耳出。之后对学生作品进行查看,通过对学生作品边分析边讲解,使学生能确切了解自身问题,最后教师应给出合理评价及指导性意见,并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打击学生自信心,消极处理学生作品。这样的做法能够使学生感受教师对自己投入的情感,既保护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及分析能力。
        4.倾听学生想法
        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在讲台上授课,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室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体现在课上和课下.在课上,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思想,即“我是这节课的主人,我的课不能有其他意见等”,而是要在课上与学生交流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授课内容中,教师应对学生在课上提出的想法给予肯定,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拉近学生教师间的距离。而教师也能够从中收获课堂反馈,从而逐步完善自身课程及教学方式,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在课下,教师应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交谈,以使学生面对教师时可畅所欲言,也可共同对一个作品进行交流,充分倾听学生想法并交换自身意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科目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是偶尔为之,要做到美术和情感长期共存,这样的美术教学才会富有生机,才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会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美术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李拥民.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213.
[2]陈溶溶.探究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9(17):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