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改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雷震云
[导读] 初中数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教师、家长对数学也极其重视,但常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

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  雷震云  721001

摘要  初中数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教师、家长对数学也极其重视,但常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教师要积极主动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适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教改 改革策略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倍受人们的关注。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并没有完全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很多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这样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出现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学困生“晕车”和学优生“陪读”。所以在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下,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从而实现初中数学的有效乃至高效教学。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大多初中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个难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为此学生压力倍增,教师也苦不堪言。细究原因,一是很多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教学效率不高,枯燥乏味的“填鸭式”讲解让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二是老套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需要。很多人认为“反复做题”是学好数学的法宝,于是所谓的“熟能生巧”的题海战术长久不衰。而靠传统的被动模仿和死板的套用学过公式、定理去解答数学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已经是江河日下了。三是学生的学习需求日趋丰富,结合生活实际来解答数学问题,不仅是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更是学生的成长需求,甚至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只是单一的讲解或做题就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有难度的。
        2.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2.1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要想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率,就必须明确教改方向,即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探索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主题
        要想提升学生在数学解题中的能力,就必须明确改革的主题,即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善于分析问题,敢于自我展示,勇于超越自我。
        2.3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课堂上和课外要留有足够时间,让师生、生生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不断碰撞,从而合作意识增强,合作能力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善于思考,主动学习、专心听讲、杜绝抄袭,这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3.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解决策略
        3.1 改变传统观念,精研教学目标
        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师职责为“传道和授业”,在新课改的核心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尽量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教师要精准研究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的解剖,结合初中生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以学生为中心”思想始终贯彻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这个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让学生自己去讨论、钻研和领悟,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引导学生科学地获取知识,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2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运用“满堂灌”教学模式,每一名学生都要完成一样的教学任务,这样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尤其学困生,觉得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不了,慢慢就放弃了数学课。在新课改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数学课堂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关心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温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掌握,然后科学地进行分组。通过分组后,教师可以让学优生吃好,让学困生吃饱,这样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得到进步。例如,教师在上课提问的时候,可以让学优生回答逻辑思维较强的问题,可以让学困生回答比较基础的问题。当然对学生的分组不是不变的,一段时间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生月考的成绩,重新进行分组,让他们感觉到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得到提高,得到别人的认可。
        3.3注重教学细节,发挥教学评价作用
        每堂课前都需要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这个过程是对课堂讲授的一个预设,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接受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来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积极的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润滑剂,是动力源泉。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标准也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鼓励,在及时的鼓励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大幅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进步要积极地进行鼓励,不断刺激其上进心,激发其内驱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积极接受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罗亚.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11): 71.
[2]吴仙霞.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2014(20) : 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