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周叶萍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周叶萍
[导读] 在我国经济与文化持续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人才也随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已成为判定人才的重要标准。

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中心学校 周叶萍

摘要:在我国经济与文化持续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人才也随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已成为判定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当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知识与解题技巧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其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可以借助数学知识灵活解决现实问题。以下,笔者将围绕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开具体探究,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出相关建议性策略,以此为广大中小学数学教育者提出一定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策略
        前言: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始终存在一味追求成绩,重理论灌输,而忽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致使大部分学生均高分低能,创新能力较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改革迫切实施的工作。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数学学科教具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是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因此,作为一名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将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要点,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训练,以此为其将来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融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1]。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课堂是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应该注重为学生构建和谐、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此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以“梯形面积”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主体,先引导其自主推导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将转化思维渗透其中,鼓励学生借助知识储备推导面积公式。在此过程中,对突出个性化见解的学生,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其肯定与表扬,以此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学习的自信心。
        二、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
        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2]。在具体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借助语言、设备、环境以及活动等,营造与课堂内容相关联的教学情境,并借助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带动其探索知识的欲望与学习积极性。教师通常运用的情境教学方式有:语言引导,激发兴趣;借旧引新,互动引趣;制造悬念,带动热情;提示矛盾,借疑生趣。


以“圆的面积”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即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首先,利用播放动画的形式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推导-数方格;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割补;三角形面积推导-拼合。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圆形面积公式可以利用哪种方式推导出来,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学生借助动画演示与动手实践操作,将数方格与割补两种方式排出,最终选择切拼法求圆形面积。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成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结合问题逐步展开自主探究,主动探寻问题的结局方法,在问题情境中展开实践操作,借助自身理论知识与发散思维使学习任务得以完成,同时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三、设置开放性较强的习题
        创新性训练的开展能够在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其内在潜力[3]。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习题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强化并巩固创新思维。因此,当知识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较强开放性的习题,切勿将单一解题方法作为标准,此鼓励学生在解题中拓展与变形问题条件与解题方法,借助一题多问与一题多解等方式,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以“百分数的应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道具有较强开放性的问题:“露露一家准备趁过年假期去海南度假,现有两个不同的旅行社可供选择,其中一家给出的优惠套餐为除两名成员全价之外,其余成员均可享受五折优惠;而另一家给出的优惠套餐为全部成员均可享受八折优惠。已知去海南度假的家庭套餐的原价均为1300元,露露一家应该选择哪一家旅行社合适?”像这种具有较强开放性的问题,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建模思维,同时还能够强化其分析能力与推导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结论: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结合学生具体年龄特征与性格特点,构建融洽的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设置开放性较强的习题等,以此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思维训练,激发其创新意识,从而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世彪.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98.
[2]晏小兰.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对学生创造力影响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7):115+117.
[3]蒲天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16):12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