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下   作者:李雪凤
[导读]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只注重落实考试的知识点,而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长田中心小学 李雪凤

摘要: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只注重落实考试的知识点,而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生本理念的提出,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应发挥自身在数学领域的职能,给予学生学习上正确指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立足数学教学目标探索合适的方法,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多方面的有效建设,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本理念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前言:生本理念是保证良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小学数学老师应不断探索和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落实培育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充分的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在学生数学思维启蒙方面发挥着重要职能,同时也是其逻辑思维建设道路上的重要引领者,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小学数学老师应摒弃以往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全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运用到课堂中,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热忱,有效的落实学习知识的灌输。本文主要探讨落实生本理念的教育观点,是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小学数学老师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结合生本理念的教学态度,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阶段是建立学生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落实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对助力学生逻辑思维的塑造有着关键的影响。小学生思维方式跳跃,好动,对于课堂上的学习无法集中精力,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好。小学数学老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提升高效课堂的关键条件[2]。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二):搭积木》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积木玩具带到课堂中,通过搭积木落实本课知识点。这样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洞察性,建立正确的思维逻辑方式。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调动了课堂的趣味,转移学生对学习的传统认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数学老师要落实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的建设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加沟通
        现如今在教育部门的新课程改革中,生本理念教书育人是老师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素质的基础[3]。小学数学老师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做到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


在课后与学生建立沟通,跟学生交朋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的接纳学生提出的意见,多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数学老师应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沟通中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个性。数学老师应摒弃传统的教育观点,不关心学生的感受,犯错误就会一味批评,导致学生即使犯错误后不虚心改正,并且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数学老师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充分的幸福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没有压力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一):分苹果》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借助真实的事物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分苹果,要促进其大胆的实践。在学生分错的情况下,要保持良好的态度,耐心的为其讲解数学运算的方法。小学数学老师要注重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加课堂趣味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利用枯燥乏味的语言教学,让学生不能对知识点有效的理解。在小学生思想里,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极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更新,教师要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不能落后于社会的进步。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动画以及图片,增加了课堂教学素材,有利于营造有趣的课堂气氛,培养其观察和想象的能力,对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有着主要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比较:动物乐园》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播放动物的动画,让学生观察找出都有什么动物和动物的数量,再比较小熊和小鹿之间哪个数量比较多。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动物的数量,减少了想象的困难。利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灵活的逻辑思维,还增强了其观察事物的能力,促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创造了良好有趣的数学氛围。
        结论: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内容大多是枯燥无味的,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其建立创新性思维逻辑的培养。小学数学老师应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生本理念,设计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案,提高数学课堂的生动性,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前提。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特殊时期,把生本理念放到工作的重心,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在教学和生活中尊重、关心、爱护的对待学生,从基础阶段正确启蒙并指引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1]。
参考文献:
[1]赵小虎.立足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数学教学通讯,2020(19):32-33.
[2]李静.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甘肃教育,2020(11):76.
[3]黄俊云.小学数学生本教育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09(11):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