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婷
西安市高新区应急管理局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我国很多企业都比较重视自身的安全生产以及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这主要是由于在企业生产中,安全是很重要的指标之一。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企业安全生产已不能够适应当下企业建设的实际需求。针对当前的环境,企业一定要重新建立安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质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优势。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
对于企业来说,开展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作用是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质量,能够落实生产的责任,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这套模式是前提条件和基础。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够使企业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来搭建完整的体系,从而使生产的各个环节规范化和程序化。这样能够落实生产的责任,能够及时排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含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就是指企业在内部搭建和构建一套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这套制度要合理可行,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具体的要求就是将安全操作的技术与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联系,将法律手段和生产行为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确保生产的实际效果与相应的标准相统一,使企业能够一直处于安全生产的状态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中,安全性的生产性管理的行为是取得相应效果的前提和基础,要将这种安全生产的意识进行强化[1]。在实际中运行这套模式时,不仅要将安全作为最重要的要素和原则,也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发展情况
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完善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使得管理内容比较系统和丰富。由于这种标准化的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的机关单位,都在运用这种管理模式。
2.1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理论以及体系的发展情况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从根本上来看,是一种质量的管理体系。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于安全质量的控制和监管是整个体系最为注重的。这就使得在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相关岗位以及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都要满足和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以及要求,这就是生产安全质量的标准化。在我国当前政府颁布的条例以及文件中,对于一些重点行业的企业的生产工作提出了比较细致和具体的要求,以此来作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方向[2]。随着社会发展,这种体系在管理人员的不断坚持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际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对于质量管理中的一些内容,要求没有那么细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但是提升了在实际中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视程度,具体表现在烟花、机械等行业。这些行业都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体系,并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完善。并且有关政府部门还颁布了相关文件,起到监督和指引的作用。
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以及管理情况
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都是围绕政府相关文件要求的前提下来进行的,所以实际的安全生产以及运输工作都比较靠外,对于生产安全的工作,相关的要求和规定都比较细致和具体。因此,各个行业之间也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以及系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3.基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下的企业生产管理
要想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前提和基础条件。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并完善生产管理制度。
3.1完善制度的种类
前期在构建制度中,一定要保证制度的完善、科学以及系统,这样才能够降低后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难度。在前期的实践生产工作中,企业需要构建的有关制度包括生产监督、备用方案、生产责任、责任追究等。
3.2开展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制度
构建了完整科学的制度后,企业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就要运用,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其中主要的关键就是将安全生产的考核工作做好和做细致,使企业内部能够形成一种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和系统,这种模式不是刻意形成的,这样能够规范安全生产的工作,从而有利于开展安全生产的管理活动。这种模式下,评价和评估企业在生产环节中的规范以及安全性是其主要作用,能够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个不稳定以及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把控和排除[3]。
3.3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首先,应该建立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实践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其次,在实际过程中落实。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来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和贯彻“权力、责任、利益”相统一的原则,针对此来进行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体系的建设工作。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最可靠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原定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分解,使各个岗位以及部门之间能够按照具体的要求来实施体系。
3.4构建隐患排查的机制
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相应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影响企业生产的品质。为了尽可能减少企业的安全隐患,企业需要在做好安全责任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上,通过落实人员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等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排查和治理。企业要提升对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将安全隐患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进行,要清晰和明确地认知安全隐患产生的负面影响,建立隐患排查的相关机制,从而尽可能降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企业生产的品质。
3.5做好风险的管理工作
政府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文件的要求非常具体和细致。企业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进行一定的保险投入。在实验生产过程中,要记录存在的安全隐患,列入整改计划中。对于重大的危险源,要详细登记并形成书面的记录包括在档案中,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评估和监测,与实际的规定进行对比,以此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4]。由于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和隐患,就要研究和完善应急的预案,加强专业队伍的培训和建设。企业还要将风险的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的内容纳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从而进行完善和规范。
4.结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今天,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是势在必行的,能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实现全方位地来提升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而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入“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等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切实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以此来保障企业的生产质量,从而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连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8(36):213-214.
[2]闫志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与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101-102.
[3]赵东.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民营科技,2018(1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