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8期   作者:赵艳
[导读] 现代景观工程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项目
        赵艳
        身份证号码:37048119750927****
        摘要:现代景观工程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项目。现代园林项目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环境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美化环境,合理布局,节能环保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城市的特色。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城市园林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希望对现代城市园林的管理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措施

        城市园林工程是完善城市功能、保护城市生态的重要方法,其建设不仅要符合工程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专业要求,还要能体现城市特色、传播城市文化,成为城市装饰符号。从以上建设要求能够看出,园林工程管理内容多而杂,任何一方面存在不足都有可能影响园林工程质量及最终呈现效果。实现规范化管理具备极高的现实意义。
1 现代城市园林工程内涵
        现代城市园林工程是指在传统园林工程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灵活的方式,促使城市发展和人文环境有效结合,以园林景观突显城市的艺术特色,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和价值。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城市园林,增强设计的创新性,有效规避同质化现象,能更好地展现出城市的特色,增强园林景观的代表性。
2 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问题
现代园林工程建设规模逐渐降低、内部容量提升。不少小规模工程中出现元素过多、工艺过复杂的问题,给规范化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并影响最终呈现效果。创新性、人文性不足,园林工程未能充分展示城市新风貌,无法将当地人文风俗、历史沿袭体现到工程中,即规范化管理目标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另外,新工艺、材料、技术不断涌入园林工程建设中,如何协调各类资源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被规范化管理重点关注。
3 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1)加强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能够促使管理流程和管理系统更加完善,保障园林工程施工建设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进行、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秩序化,并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从而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2)加强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可减少各种不稳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影响,促使园林工程建设项目更加平稳、有序开展。(3)规范化管理有助于保障园林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强化现代城市园林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园林工程建设和发展。
4 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措施
4.1 规范施工过程管理
4.1.1 施工准备
        施工前,组织管理团队详细分析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合同、现场勘查信息等资料,明确园林工程建设意图、建设要求及施工重难点。例如,在现场勘查阶段,除全面采集施工场地的地质、水文、气象信息外,还应对周边交通、城市空间划分、资源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解。结合现场勘查信息,对施工组织计划及设计方案做细节上的完善与调整。组织进行整地作业,对施工场所内的无关设备、建筑、杂物等进行清除,构建施工用电、用水及交通系统,确保正式的施工活动能顺利开展。
4.1.2 组织协调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分析园林工程施工工艺、技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再次强调相关资料给出的施工质量要求,及时发现施工方案问题并做出处理。例如,分析园林工程图纸设计说明是否全面、其平面图与施工图在几何外观及尺寸上是否一致、标高是否相同、管线位置设置是否符合标准等。对施工流程进行梳理,制定每一施工模块的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以免在后期执行过程中出现碰撞问题。结合专家分析法,对现有资源配置条件下,工程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进度及成本目标进行评估,就发现的风险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现代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涉及学科、部门众多,各部门或单位相互协作、配合才能确保建设目标的更好达成。因此在组织协调阶段,有必要对工程参与方的权责、义务进行明确,为施工活动争取更多有利资源。


4.1.3 苗木管理
        苗木是园林工程建设核心性资源之一,相较于其他建设资源,苗木的可控性较低,其成本消耗在工程造价中占比较大,要想实现园林工程的规范化管理,苗木管理应被作为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苗木采购阶段,要求采购人员同施工管理人员一同就苗木数量、品种、质量要求进行明确,详细制定采购清单,并严格依照清单开展采购活动。采购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当地苗木市场价格趋势做到心中有数,优选信誉度更高、经营规模大的供应商达成合作,并挑选生命力旺盛、枝叶繁茂、造型美观的苗木,以保证园林工程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加强苗木运输管理,例如,乔木类树苗应根部带土,并将土球使用湿草、泥浆等包裹。注意搬运轻拿轻放,避免树苗枝叶或树皮受到损伤。
4.1.4 现场管理
        第一,构建现场管理规范化体系,以此为依据开展施工现场管理。第二,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施工进度总结,及时反馈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现动态化监管、动态化完善。第三,加强施工风险控制,例如市面上已有的信息化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自然条件进行实时监控,提前防范极端天气对园林工程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第四,引入逐级审批制度,即在完成每一工序、模块的施工作业后,对施工质量、进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验,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之后的工序。例如,开展施工预检、隐检等工作,在某模块施工前再次确认施工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并对隐蔽工程建设质量做重点关注。该方法将整个园林工程管理划分成多个模块,通过对各模块实施情况的精细化管控,以确保最终建设目标的充分达成。例如,当某模块审查过程中发现其施工进度延误后,应通过延长施工时间、调派更多设备及人员的方法,在确保施工质量的条件下,缩短之后作业模块的工期,以对进度延误问题进行弥补。
4.1.5 成品维护
        园林工程成品维护不仅发生于施工建设阶段,工程整个生命周期都有涉及。对于硬性景观来说,已完工的景观应对其进行单独管理和保护,如设置防护栏或保护套,避免被其他施工活动破坏。派专人定期进行成品景观巡检,及时发现受损问题并进行修补,以防影响景观呈现效果。对于苗木景观来说,可依照不同植物生长习性及气象变化,依照植物养护技术要求进行管理。苗木成品维护对专业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规范化管理中可组建专门的苗木管理团队,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已完工苗木部分进行养护,延长工程服务寿命。
4.2 规范施工技术管理
现代城市园林工程技术、工艺革新速度较快,施工技术趋向专业化、复杂化,技术管理难度逐渐上升。同时,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工程质量水平和施工效率,因此将其纳为工程规范化管理的基本构成。第一,重视技术规范化管理与人员之间的联系。在组建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团队时,要采取择优录取的办法,聘请具备相应技术资格、园林工程技术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的综合性人才,保证先进的工艺、技术得到最合规的运用。第二,重视技术规范管理与其他管理模块之间的关系。施工技术并不孤立于现场施工、建设材料、机械设备存在,因此在执行技术规范化管理时,应将其与现场管理、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等工作相结合。例如,结合工程所在地特点及建设目标,规范化选取苗木移栽及养护技术,保证技术体系服务于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园林工程建设单位可尝试构建自身技术管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各项施工技术、工艺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尝试,不断对技术体系进行优化和更新,让自身技术水平和能力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推动园林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有助于提高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促使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有效发挥,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杨.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15):44+46.
[2]王都臣.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191-192.
[3]轩素珍.现代城市园林工程规范化管理探究[J].现代园艺,2019(08):203-204.
[4]汤启迪.常州玉兰广场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5]韩乐乐.中小城市数字园林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