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韦
济南方圣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工民建中十分常用的一种结构,通过总结施工经验发现,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问题是十分常见的。但是,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是十分多样的,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深入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之中,对裂缝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控制裂缝的出现,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作用。所以,本文结合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裂缝形式,对其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裂缝处理技术,旨在为控制混凝土结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技术措施
引言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建筑整体力学性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控制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也成为工民建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课题。同时,随着超高层、大跨度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力学特性以及施工质量的相关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不仅仅是材料质量、施工工序会造成结构裂缝的出现,温度、湿度、荷载等同样能够导致施工裂缝的发生。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技术人员能够从这些角度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处理措施。
1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1.1塑性坍落裂缝
水和水泥、砂石的配比不合理造成水灰比大、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没有振捣、过度振捣或振捣不到位,钢筋保护层放置不合理等是引起塑性坍落裂缝原因,一般多在混凝土浇注过程或浇注成型后,由于混凝土拌合物中的骨料在自重作用下缓慢下沉,泥浆水(泌水)向上浮,若是素混凝土,混凝土内部下沉是均匀的,若是钢筋混凝土,则混凝土沿钢筋下方继续下沉,钢筋上面的混凝土被钢筋支顶,使混凝土沿钢筋表面产生顺筋裂缝。这种塑性坍落裂缝,对于大流动性混凝土或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尤为严重。
1.2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保证每日温度数值、室内外的温度数值或者昼夜的温度差完全一致,由此可见,温度裂缝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在温度变化极端的天气下,裂缝产生的速度,数量都会增加,而这些裂缝将影响建筑安全,正常情況下夏天比冬天出现的裂缝要小。混凝土搅拌过程是一个散热过程,如果混凝土中的热量无法挥发,水泥的温度会持续加高,在进行浇筑工作时混凝土在模板中逐渐凝固,其热量也会下降,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温差,从而产生裂缝。此外,如果白天的温度高,夜晚的温度低,混凝土在白天将无法散热,持续的高温在凝固过程中迅速下降,产生裂缝的程度和可能性也会不断加大。
1.3混凝土材料选用及配比
众所周知,混凝土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其质量及力学性质,同时也是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部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会违背设计要求以及相关技术要求,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更改,从而导致最终形成的混凝土结构达不到相应的力学性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混凝土结构受到较大的应力,就容易出现裂缝。并且,常见的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还包括蜂窝、麻面等等。如果没有选用质量合格的混凝土材料,也会倒是结构中掺入杂质而最终影响工程的质量,导致结构裂缝的出现。常见的材料配比问题为水灰比过大、骨料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含砂率控制问题等等。
2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2.1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修复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修复裂缝的表面,当然,只有建筑物的结构并没有因出现裂缝而改变的,以及裂缝不再活动且不漏水的,例如温度型裂缝,才适合运用这种方式。操作的时候利用的办法主要是对出现的裂缝重新涂抹水泥泥浆,之后再在泥浆表面涂抹泥浆来进行修复,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以防出现再次腐蚀。
与此同时,针对那些密集且深度大的裂缝,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强度高并且密度高的特殊遮盖材料对裂缝进行有效的防护,从而避免产生二次开裂。
2.2加强原材料的控制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时,需要尽量使用低收缩性和低热量的水泥,主要是用于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调节。在选用原材料是需要依照实际要求当中水泥的水化热来对水泥的材料进行选择和判断,另外其他原材料在选择和控制时也需要注意该问题,比如说在水的选择时,需要选择一些自来水或者无污染的地下水,需要注意水分当中的有害离子数量不能超标。另外在选择石子时,还需要注意对石子颗粒的形状进行控制,由于石子的颗粒形状会对混凝土和易性产生影响,所以务必要进行石子的实验检测。测量过程中,主要指标是石子在打碎后是否在混凝土当中还有强度,在确保石子质量的条件下更好的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尽量选择一些间隙范围适中的原材料。
2.3预控计算结构应力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应力与控制计算中,应该综合考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形态的影响,通过对该工程实例研究计算得知,该高层建筑在0-30h之间,首先要了解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情况,并对各时间阶段混凝土结构的绝热温升和温差数据进行记录,通过计算得知,龄期为3d的混凝土,其内部绝热升温可达到51℃,龄期为6d的混凝土,其内部绝热升温可达49℃,龄期为9d的混凝土,其内部绝热升温可达到45.3℃,龄期为12d的混凝土,其内部绝热升温可达到36℃。因此混凝土在不同施工阶段,内部绝热温回升有所不同,那么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应力预控计算时,应该根据施工龄期进行判断,将混凝土的膨胀量、应力松弛和收缩当量进行判断和完善,再根据水泥的细度、级别和水泥浆量等因素确定混凝土半径和配筋率。
2.4在施工工艺工法工序预防控制
①混凝土浇筑前应编制施工方案,依审批方案进行控制。②根据工程进度混凝土使用量及工程当地交通环境,合理安排生产和运输。③基础工程以土层做模的,在施工前要对土层做好勘测,松软下卧层进行必要的处理,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应防止被水浸泡;在岩石等坚硬地基上浇筑长、大混凝土基础时,可先用沥青等铺设隔离层,以减轻约束力。上部的模板保证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模板内的垃圾杂物清除干净,经验收合格才能浇筑。④严格按图纸、规范要求留置后浇带、伸缩缝、沉降缝,严格按图纸、规范要求停置时间再浇筑,以减小温度收缩应力,合理设置施工缝和安排浇筑进度、顺序,避免断料,人为原因造成冷缝。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计算温差设降温措施。⑥分层、分块间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以利于散热和减少约束。⑦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二次振捣。⑧合理放置构造抗裂钢筋。⑨浇筑高度超过2m,应设溜槽,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⑩在混凝土终凝前对表面进行二次抹压。
2.5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是导致结构裂缝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落实混凝土养护,避免硬化时出现明显的收缩,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尤其是在夏天温度较高时,需要重视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这不单单为了对收缩裂缝进行控制还可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另外还需要掌握后浇带处理和施工缝隙处理的方法,这也是避免结构裂缝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整体化的对施工缝隙当中滞留的杂物进行清理,重视混凝土的早期养护,让养护的时间延长。在湿度低、气温高或者在大风的情况下做好供水养护的处理,提高养护的质量。
结语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遇见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加强精细化的管控,加强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及养护环节的质量管理,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保证混凝土裂缝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钱莹,李寅.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6,(002):395-395.
[2]吉天庆,韩占岭.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1,(008):89-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