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1 张秀英2
1身份证号:32083119860108****
2身份证号:21028119791015****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混凝土具有成本低,抗压性强,易于加工的特点,在现代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房屋建设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技术应该明确相关技术指标,以提升水平保障技术安全为基础,高效提升整体房屋的使用质量安全。
关键词:建筑房屋;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
1导言
现代化房屋建筑建造实践,对质量与节能环保等的要求较高,带动着相关技术的优化和完善,提出高性能技术措施,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支持与保障。随着技术日益成熟,技术应用管理,逐渐成为质量把控的重点,要结合建筑实际情况,采取系列把控措施,把关技术价值与效益。
2房屋建设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
2.1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比
混凝土是将不同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配置而成的建筑材料,因此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能,如抗压能力等。建筑房屋工程中,能否使得不同的结构墙体质量满足设计墙体力学性能,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因此,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达标,此外,须根据建筑房屋工程的不同需求合理选择轻集料混凝土、多空混凝土或大孔混凝土等材料。
2.2加强运输过程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不同的运输过程,包括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短距离运输是在施工场地进行混凝土制作,将制作好的混凝土输送至建筑施工场地,优点是运输距离短,对混凝土配比不会产生较大影响,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缺点是制备的混凝土原料需要长距离运输,对环境影响较大。长距离运输是在一定的混凝土制作场地内,将混凝土按照要求制作好,通过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运输至房屋建筑场地,虽然解决了原材料运输产生的扬尘等问题,但是混凝土的运输距离显著加长,导致运输过程中混凝土配比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优化运输方案,尽可能使混凝土不发生掺杂或泄露。
2.3加强混凝土搅拌及保养工作
混凝土的质量不仅与混凝土的配比有关,而且与混凝土的搅拌、浇筑以及后期的保养工作关系密切。因此,建筑企业在确保混凝土配比和运输方式合理的前提下,必须做好混凝土的选区和搅拌工作,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性,尽可能将混凝土因出现气泡或者裂缝等问题而降低房屋工程质量的缺陷消除。此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定按照浇筑操作顺序执行,确保混凝土浇筑的严密性。在后期保养过程中应注意天气变化,若突遇降雨天气,则应做好防水措施。
3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案例概述
以某工程为例,总计20栋住宅楼以及临街商铺,为剪力墙结构和筏板基础。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划分,8-15号楼主体结构工程项目为冬季施工。此项目中混凝土施工为关键工程,受到作业时间节点和生产条件等的影响,技术应用质量把控难度较大,增加质量管控难度,围绕混凝土工程技术要点,采取系列措施,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控制。现结合混凝土工程实践,总结技术要点控制方法。
3.2模板施工
房屋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优良性能可以在保障房屋建设质量上大大提升房屋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优化施工管理技术,不断提升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能够高效促进房屋安全水平的提升。在实际房屋建筑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该以科学的模板工程为基础,将模板做好,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只有做好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才是关键。模板的制作以及拼接和拆卸工作都应该合理科学的适应对饮工程的施工。
在模板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加强对现场工程的勘察,在全面掌握整体工程概况的接触上,保障施工建设的标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模板进行拼接,避免出现漏浆或形变。在施工应用过程中,及时采用模板可以轻松便捷地进行拆卸或组装。在实践过程中,若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则极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材料的主体质量,造成局部损坏,这样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建筑的施工安全,所以在施工建筑过程中必须严格的遵循科学制度进行拆卸。
3.3钢筋搭接
钢筋搭接技术可分为钢筋焊接和钢筋机械连接两种方式,钢筋搭接质量对建筑物的承重能力等影响较大,直接威胁着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因此,必须做好钢筋搭接,尽可能避免搭接裂缝等问题出现。常见的钢筋焊接技术包括电阻点焊(主要用于骨架和焊接网制作)、闪光对焊(接头受力性能好,操作简单)、电弧焊(操作灵活,实用性强)、气压焊(垂直位置、倾斜位置焊接)、埋弧压力焊(主要用于T型接头钢筋焊接);钢筋机械连接包括径向挤压连接(接头性能好,主要用于Ⅱ、Ⅲ、Ⅳ级带肋钢筋连接)、轴向挤压连接(主要用于Ⅱ、Ⅲ级热轧带肋钢筋搭接)、锥螺纹连接(主要用于Ⅱ、Ⅲ级竖向、斜向或水平钢筋搭接)。
3.4浇筑施工
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浇筑作业为关键环节,要依据设计的浇筑作业方案,执行浇筑任务。作业前对钢筋与模板性能进行检查,保障达到施工条件。对于混凝土下落的高度,控制为<3m。若采取分块分层作业法,依据钢筋结构特点以及钢筋密度,确定各层的高度。此工程采取分层浇筑作业法,高度控制为2.7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作业,作用长度根据浇筑高度确定。若选择平板振捣器设备,分层的厚度要小于200mm。保持浇筑作业处于连续作业状态,若产生间隔,必须将间隔时间控制在最短,以免混凝土初凝再进行施工。作业中对于模板以及钢筋等的变位情况,采取整改以及观察。若为大梁体,采取单独浇筑作业法,对于无法连续浇筑的部位,选择剪力很小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案例工程处于冬季施工,采取以下措施:浇筑作业前,进行天气预报的查询,对浇筑时间方案进行调整,避免大风或者大雪天作业。选择全天温度较高的时间段作业,比如AM10:00;运用赶浆作业法,同步开展作业。配置充足的人力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热损失,按照作业要求,浇筑施工前组织检查,保证梁板内部没有冻雪块;考虑到作业温度,对于各个楼座,布置保温棚,配套煤炭火炉,营造适宜的作业温度。整个作业期间,组织开展测温作业,把握作业问题,动态调整浇筑计划。
3.5振捣
完成浇筑施工后,选择适宜的时间点,组织开展振捣作业。通过振捣处理,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均匀度达到标准,充盈在模板的各部分。一般来说,采用人工振捣方法与机械振捣方法。若为塑性混凝土且工程量比较小,则组织人工力量开展振捣作业。根据设置的插入点,进行20s的连续振捣,保证表面没有气泡和下沉等情况发生。振捣作业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作业,确保插点布置的均匀,以免产生漏振情况。
3.6养护
结束浇筑与振捣作业后,进入到养护环节,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养护措施。此工程选择蓄热法实施养护。完成混凝土振捣作业后,利用准备的塑料膜进行覆盖,设置厚度为5cm的毛毡实施保温处理,进行7d的养护。如果温度低于-10℃,那么生火炉,且做好封闭处理,避免产生局部受冻的问题。
4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效率非常高。无论是抗压能力强还是易于调配都是使得混凝土施工提高房屋质量和安全等级的重要施工基础。混凝土施工是现代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在整体应用的过程中也应该及时并严格的依据相关规定标准进行施工,在进行分层浇筑时,要保证钢筋搭接的整体质量,从而保证在建筑过程中可以提高房屋建筑主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泽,胡诚家,王洪涛,等.如何实现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探述[J].中国标准化,2019(16):51-52.
[2]肖晓斌.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散装水泥,2019(1):27-28.
[3]宁新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8):50-51.